催生不可怕!面對生產大關,新手媽咪要了解的催生迷思

催生不可怕!面對生產大關,新手媽咪要了解的催生迷思

「寶寶怎麼不出來?什麼時候需要催生?」 「催生是不是會比較痛?」「催生有危險嗎?」 面對生產大關,關於催生的各種江湖傳說也不停挑戰孕媽咪脆弱的神經,讓專業產科醫師用知識破解錯誤的江湖傳說!


目錄

1. 催生 vs. 引產,傻傻分不清楚?

2. 什麼時候要催生?

3. 催生會有什麼風險?

4. 催生真的比較痛?


優惠活動

  

1. 催生 vs. 引產,傻傻分不清楚?

「催生」指的是在生產發動之後,加上藥物促進產程的進展,加強宮縮的壓力和頻率。「引產」則是在宮縮還沒啟動之前,藉由藥物去發動產兆。

 

懷孕中媽咪都在買

2. 什麼時候要催生?

1. 過期妊娠

妊娠大於40週,卻沒有任何的產兆,由於胎盤會慢慢鈣化失去功能,胎兒也會因此解出胎便。如果不小心吸入就會造成肺炎,這時候可能就需要考慮催生。

2. 胎兒過大 / 過小

3. 胎兒生長遲滯

4. 產婦有特殊狀況

患有子癲前症的產婦,若血壓控制不良可能會危及到母胎,必須要考慮到催生。產婦若在破水後沒有任何宮縮,也必須要催生避免子宮發炎危害到母胎。

 

3. 催生會有什麼風險?

1. 肺水腫

若產婦有內科疾病,例如高血壓、心臟病,在催生過程中出現呼吸喘、血氧下降的情形,就有可能是肺水腫,需要緊急剖腹產。

2. 催生藥物使胎心音減速

有時候使用催生藥物可能會造成宮縮太過頻繁、血管受阻,造成胎兒出現缺氧而胎心音減速。

3. 子宮收縮太頻繁,因疲乏而大出血

子宮收縮太頻繁,時間過長,之後可能會疲乏而導致大出血。

4. 細菌感染,造成子宮內膜發炎

已破水的產婦,可能會在催生藥的作用下造成感染,因為細菌會經過生殖道進入子宮腔。

但出現以上這些風險的機率極低,媽咪不需太過緊張

 

4. 催生真的比較痛?

實際上催生跟的疼痛跟真正自然發動的產痛是一樣的,只是藉由藥物讓宮縮的頻率變得比較規則。一般自然分娩的過程中,其實很多產婦在還沒進入待產狀態的時候,就有一些微微的宮縮疼痛,經過這段緩衝期,到最後真正進入活躍期,才是我們所說的宮縮產痛。可能是催生的產婦並沒有緩衝期適應,而是直接進入到活躍期,因此覺得特別的疼痛。


結論

面對生產大關,每位媽咪的狀況不盡相同,建議要與醫師充分討論後,在選擇最適合自己的方式喔!祝福每位媽咪都能平安順產,迎接寶寶!

還有好多想問的問題嗎?歡迎到討論區跟其他媽咪交流唷!


特別感謝 

現任/亞東紀念醫院婦產部 專任主治醫師、亞東醫院婦產部 婦癌及婦女泌尿研修醫師
陳奐樺 醫師 專業分享

 


0
我要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