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招,產婦當生產的主角(上)

4 招,產婦當生產的主角(上)

出處:康健雜誌

作者:司晏芳


當生產環境還不見得那麼友善,如果妳堅持自己想要的生產,並試圖想找到支持妳的醫生,現階段如何與醫護人員溝通?

1. 主動學習生產知識 

首先,有效溝通是站在對方立場和不預設立場。先理解醫生為什麼說「不」,並接受他可以說「不」之後,再想辦法試著讓醫生點頭,讓他成為妳生產重要的合作夥伴。

再來,好的夥伴關係代表雙方站在平等的地位,進行雙向溝通。產婦必須盡量吸收生產相關知識,才有能力和醫生一起討論。 

了解懷孕是怎麼回事,帶來哪些身心靈的變化。美國自然生產倡導者、護士、助產師芭芭拉.哈波的《溫柔生產》一書,介紹不同生產方式的選擇,提供許多方法避免不必要的醫療介入產程。

部立桃園醫院婦產科專科護理師兼具助產師資格的游中寧,建議孕婦上網多找幾份生產計劃書,了解台灣醫療環境有哪些介入措施。先知道這些項目背後有哪些說法,思考自己偏好哪種方式,再找醫生諮詢自身狀況與可行性。

例如,自然產的先決條件是產婦健康、單胞胎、懷孕37週以上、胎位正常。如果第一胎剖腹,第二胎有哪些狀況可以嘗試自然產?

而且,愈早開始準備愈好。「等『到了再說』,最後常常只能聽命行事」她說。在台灣,每家醫療院所從待產、陪產到生產有各自的規矩與作業流程。

優惠活動

2. 找到願意支持妳的醫生

先上網搜尋其他媽媽分享的生產經驗,了解各家醫院和醫生作風,找到生產理念相近的醫生

初次會面,不必馬上拿出生產計劃書,說不要這、不要那,容易造成醫生反感、抗拒。從丟一、兩個試探性的問題開始,使用「請求幫忙」的口氣溝通。宜蘭貝斯特助產所助產師萬美麗建議,產婦可以這麼說:

「醫生,這是我的第一胎,對生產還不夠了解,但我很想透過醫生的幫忙有個美好的經驗。我希望營造溫馨的氛圍,想要先生、家人陪在身邊,聽從自己身體節奏,嘗試用自己的力量完成生產。」

或是提問一、兩個問題,像「是不是一定要灌腸?」、「我不想一直躺在床上待產,想要下床走動,可以不要全程綁胎心音監測?」 

如果醫生回答非灌不可、非綁不可,一副沒得商量的樣子,桃醫助產師游中寧認為不必再你來我往,快去敲下一個醫生的門。 如果醫生不見得認同友善生產措施,但願意花時間解釋,給出合理的理由,代表他還有彈性,「可以再試著溝通看看,」游中寧說。

曾在醫院產房工作近20年,現為獨立開業的助產師萬美麗觀察,「願意傾聽的醫生,也比較願意等」他們通常比較不急著趕快催生。

(原文:http://www.commonhealth.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nid=68645)

繼續閱讀 ► 4 招,產婦當生產的主角(下)


推薦延伸閱讀

想要好好生?產科照護新趨勢

早產兒成長辛苦 如何預防寶貝提早來報到?

高齡懷孕,哪些篩檢一定要做?

 

※更多精彩報導,詳見《康健雜誌網站》。

※本文由康健雜誌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