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合「感覺統合」的以色列幼教
分享者/吳維寧
編輯/媽咪愛
「感覺統合」是由職能治療師安娜·吉恩·艾爾(Anna JeanAyres)於一九七二年所提出。
她根據對於學習障礙兒童的研究,歸納出她的理論架構。簡單來說,就是我們的大腦從各種感覺器官(五覺)傳來的信息進行分析、綜合處理,然後做出正確的反應。而如果感覺器官的神經反應過於敏感或過於遲鈍,都會導致大腦判斷錯誤,就會做出不適當的回應。幼兒容易跌倒、平衡感太差、不願意碰觸溼軟或會髒手的材質或食物、細小動作或粗大動作發展太慢、害怕旋轉或完全不害怕旋轉、難以入睡……都可能是感覺統合失調的表徵。
寶寶的感官訓練
如果你覺得這樣的解釋很複雜,我可以舉更簡單的例子來說明。例如說,成年人因為事故而讓手掌部的神經受到損害,大腦沒有辦法控制手指頭拿筷子。所以我們進行復健,透過按摩來刺激神經,重新恢復與腦部的連結,讓大腦可以重新控制手指頭。
而剛出生的寶寶因為神經系統與大腦都還沒有發展完全,他們幾乎從一出生就靠著反射與不自主活動開始做「復健」。為什麼我們要讓寶寶躺著的時候在他頭上放玩具?因為可以訓練寶寶的視線聚焦,而且每次寶寶的雙手亂揮時打到玩具,神經就會傳送訊息給大腦,如此一來漸漸建立起大腦與手部活動之間的連結,寶寶也才會漸漸瞭解自己有手、有手掌、有手指頭、有腳……
從出生到六個月大,是寶寶學習「認識與控制」自己身體的階段。我們一直說要讓寶寶多碰、多接觸,就是這個意思。在以色列,完全不鼓勵幫新生寶寶戴手套。寶寶因為還不能控制自己的手與手指頭,所以一開始常會有意外發生。我家小孩在一開始,常常半夜會尖叫一聲後繼續睡覺,有時是被自己的手打到,有時是被自己的手指頭戳到。但寶寶通常學得很快,通常過完兩週後就不大會有大災難出現,而換得的成果是一個早早就對自己的手指頭與拳頭有控制能力的寶寶。
在以色列,感覺統合是幼教的一環
「感覺統合」並不是什麼新學問,幼兒理論早就告訴我們:幼兒,特別是零到兩歲的寶寶是靠著感覺來認知世界。然而現代社會,特別是都市生活,小孩生得少,大人保護過度,幼兒活動空間受到很多侷限,也很難接觸到大自然。在這樣的狀況下,有「感覺統合失調」這種「文明病」的幼兒就愈來愈多。
因此幼兒平衡感太差、口水流不停、太慢坐起來、過於不專心、對外界反應太遲鈍……都會被幼教專家或幼稚園老師建議前往職能治療門診。
然而在以色列,並不把「感覺統合」視為特殊教育的一環,而是直接引入幼稚園日常教育之中。
這裡的幼教老師在規劃幼兒的幼稚園作息表中,完全遵守安娜·吉恩·艾爾的概念:「幼兒期的教育應該以動作發展及感官訓練為主,所以幼兒可以透過自己的直接經驗自我學習。」
這裡的幼教老師相信只要給予幼兒足夠的環境刺激,孩子就能夠自我學習;換言之,老師的職責不是「教會」幼兒什麼事,而是陪著幼兒經歷各種感官活動與肢體活動,擴大幼兒的學習與生活經驗。在幼稚園中,也有「感覺統合」的部分教具,包括鐵轉盤、布袋、平衡台、蹦蹦床等。
而當然,幼稚園中發展正常的幼兒占多數,大部分的人從「托嬰中心」到大班都不曾去看過職能師。那為什麼在這樣的狀況下,需要把感覺統合的理論與教法帶入幼教第一線場合?
某一次在地方政府的幼教課程班中,我這樣詢問教導我們課程規劃的教授。
教授提到,其實人類沒有百分之百「感覺統合完全正常」的狀況,就像是沒有人有百分之百對稱的雙邊臉一樣。可以詢問所有幼教老師,是不是有人不願意碰沙子?有人不願意碰黏土?有人看到杯子放在桌角就會十分不安?(說到這裡,我就想到我常常走路會撞到電線杆或踢到消防栓,看來我的「感覺統合」能力也不是百分之百。)
因為如此,教授相信把這套理論與教學帶入教學現場,大部分的正常兒童一樣會受惠,而且會發展得更好。
「感覺統合」對幼兒教育的好處與幫助
教授覺得這個學科套入幼教系統可以帶來的好處有:
協助父母與幼教老師提早瞭解嬰兒與幼兒的發展狀況,避免環境刺激過度或不足
做為父母,特別是新手父母,對於幼兒的發展速度與狀況常有很多疑問,像是:寶寶到了十個月還不會坐,是不是有問題?小孩走路一直跌倒,到底要怎麼辦?類似這樣的問題,「感覺統合」專業通常可以從神經學與職能治療的角度提供解答,甚至是職能治療的小技巧。像是我常會以我家小孩到了三歲還在流口水為例,說明職能治療師如何從「感覺統合」的角度解釋流口水這件事,以及可以進行怎麼樣的「復健」。
另外,職能治療師的提早介入,可以協助父母早期察覺教養上的小問題。像是我家小孩到了六個月大時還總是緊握著拳頭,或是扶著奶瓶時都只使用手指頭,感官職能師就跟我說明那是由於手掌心接受到的刺激不足。小孩感覺不到,所以才不使用手掌心。建議我們在小孩趴著的時候要打開他的手掌,並且常常按摩。
同理,偶爾環境會提供過度的刺激,而讓幼兒傾向於某種行為。像是就「感覺統合」的角度,幼兒到三歲之前都不該有特別使用左右手或左右腿的偏好。所以建議我們在給幼兒湯匙吃飯時,不要直接把湯匙放在幼兒的右手上,或是盤子的右邊。如果大人總是這樣做,等於是環境給予右手「過度刺激」,讓幼兒習慣使用右手。而該放在盤中的正中心,也就是幼兒的鼻下,讓幼兒決定要使用哪隻手拿湯匙。
協助大人從不同的角度,解釋幼兒與兒童的「壞行為」
我們在幼兒年紀極小時,差不多是兩歲左右,就可以清楚看到幼兒的行為表現:有些小孩易怒、有些小孩動不動就哭、有些小孩動不動就打人、有些小孩非常愛咬人、有些小孩看到其他小孩哭了會去抱他、有些小孩看到其他小孩哭了,還會特別走過去打那個正在哭的小孩……做為家長或幼教老師,我們常會以「這就是小孩的個性」來解釋這些相同情況下的不同反應行為,所以「這個小孩就是個性差一點」、「這個小孩跟他爸一樣壞」這類的評語就很容易出現。
「感覺統合」理論引入幼教,讓大人在面對幼兒的負面行為時有更多的思考:小孩看到其他小孩大哭還跑去打他,會不會是因為他無法忍受哭聲帶來的噪音,而不是因為他個性壞,喜歡「落井下石」?小孩從早上一進幼稚園碰到人就打,完全停不下來,會不會是因為他對於環境刺激反應太超過,無法控制自己的手腳,而不是因為他是個愛打人的壞小孩?
這個理論讓大人可以在「個性」與「心理狀況」之外有另一個看待小孩壞行為的角度,讓大人可以理解到小孩的「壞行為」很可能是個「求救訊號」:一進園就打人打不停的小孩,很可能需要去蹦蹦床上跳個十分鐘,或是去打拳擊沙袋打個半個鐘頭;看到小孩哭就打正在哭的小孩,可能需要把他帶離噪音場合,讓他冷靜下來……
協助幼兒平衡發展,贏在起跑點上
而以色列把這個學科引入幼教,最大的企圖當然是協助小孩的學習。
兒童心理學家及教育學家皮亞杰(Jean Piaget,一八九六—一九八○年)認為,幼兒期的感覺及運動發展是以後學習是否成功的關鍵;近代的科學研究中也證實,幼兒如果能在環境中如果接受大量的感覺刺激,則其腦部功能可獲得更好的發展,也才會更聰明。
更重要的是,感覺統合教育本來就是順應幼兒自然發展天性而來的教育,協助幼兒感受環境的刺激,平衡幼兒的身心發展,這樣幼兒才容易有較穩定的情緒與適當的行為,也才有餘力去探索世界或專心學習。
「妳想喔,妳進了國小,坐在位置上,如果隔壁同學把水杯放在桌角,或是他的衣服擦過桌子時發出的沙沙聲就會讓妳心神不寧,或是只要轉身從書包中拿東西就會打翻自己或同學桌上的什麼東西……都會影響妳的學習興趣與專心度。我們引入『感覺統合』的概念,就是要讓小孩在上小學之前準備得更好、更坐得住、情緒更穩定,這樣才有餘力進行學習啊!」教授這樣跟我解釋。
我笑著跟教授說:「所以這是以色列讓他們幼兒『贏在起跑點』上的作法!」
在以色列幼教界任教超過八年,我覺得要瞭解以色列目前幼教的狀況,瞭解「感覺統合」理論的影響是非常重要的;而這個學科也讓幼教老師可以以更專業、更科學、更客觀的方式看待幼兒,避免個人好惡與過度價值判斷的介入!
更多精彩報導,詳見《猶太媽媽這樣教出快樂的孩子》。
本文由小樹文化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