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產後護理,開心做月子吧

做好產後護理,開心做月子吧

長達近十個月的懷孕過程裡,媽咪歷經劇烈的生理變化生活上面臨各種挑戰,好不容易結束難熬的生產過程,也不是生完就沒事了!還要面對「產後期」接踵而來的各種不舒服。

所謂「產後期」,是孕媽咪恢復到孕前生理狀態的期間,大約是產後6~8周,這段時間也是華人眼中「坐月子」的黃金期,以下是常見的幾個症狀,以及正確的照護方式。

產後陣痛

除了歷經生產時的劇烈痛楚,生產完後媽咪仍會覺得下腹部疼痛,通常生第一胎的媽咪會比較嚴重,大約持續1個星期。這是因為生產完後,子宮正在收縮所導致。尤其哺餵母乳時,身體分泌催產素,使疼痛感更加強烈。

舒緩方法

如果真的痛到受不了,最好到醫院檢查一趟,請醫師開藥舒緩。平時可以輕輕按摩子宮周圍,減緩不適。

優惠活動

傷口疼痛

自然產的話,會陰因為撕裂或剪會陰而出現傷口,使媽咪行動時容易感到傷口腫脹和疼痛。如果一個星期後,疼痛感仍沒有明顯減輕或消失,請媽咪務必到醫院檢查喔!剖腹產傷口的疼痛感則比自然產嚴重,復原需要更長時間。

舒緩方法

保持會陰清潔與乾燥,採「溫水坐浴」促進傷口癒合,詳細護理方法可參考:自然產的傷口護理秘訣 。剖腹產的媽咪,要在醫師允許下,才能淋浴或泡澡。如果傷口出現紅腫發熱或疼痛情形,媽咪就要立刻回診,也可以使用束腹帶固定傷口,減少因拉扯所造成的疼痛。(推薦閱讀:剖腹產束腹帶這樣包—肚皮才不會「癢癢」喔!

便祕、痔瘡

不只懷孕時期,許多孕媽咪在產後也會被便祕問題苦惱,這是因為會陰傷口疼痛,導致媽咪無法順利排便所導致。一旦便祕遲遲沒有改善,就會發展成痔瘡。

舒緩方法

如果排便上有困難,便秘情況非常嚴重,可以在醫師指示下灌腸,但重複灌腸會使大腸無力,所以媽咪最好在坐月子期間不要老是躺在床上,也要適時走動,同時攝取足夠纖維素食物來改善便秘。(推薦閱讀:孕媽咪的小煩惱,便祕不順怎麼辦?

懷孕中媽咪都在買

尿失禁

因為懷孕的關係,媽咪的骨盆肌肉鬆弛,影響對泌尿道的控制能力而導致,基本上會在產後半年左右慢慢回復原本的控制能力。建議媽咪在懷孕時,就可以多做「凱格爾運動」骨盆底收縮運動,免於日後尿失禁的困擾。

下背痛

懷孕會造成脊椎曲線改變與肌肉失衡,使產後背痛成為許多媽媽的共同困擾,多半是下背部附近。下背痛的情況和尿失禁一樣,預防勝於治療,懷孕期間就要注意日常生活姿勢,避免提重物、穿高跟鞋。

舒緩方法

可用熱敷袋或按摩減緩不適,也可以在專業健身教練的引導下,適當實施產後運動,可以使脊椎偏位與肌肉失衡現象早日恢復。 

產後掉髮

生產完後,因為女性荷爾蒙急遽下降、生產過程中體力透支,或因為產後憂鬱、作息不正常,因而出現掉髮情況。

舒緩方法

可以多補充蛋白質,保持心情愉悅,通常6個月之後頭髮就會改善囉!更多保養方法可參考:媽媽產後掉髮該怎麼辦?

產後惡露

生產完後,孕媽咪會從陰道排出類似經期的血,稱為「惡露」,是子宮內的殘血、黏液和組織等混合而成的分泌物。惡露的量會隨著時間逐減少,自然產的媽咪大約需要3~4週、剖腹產的媽咪大約需要2~3週的時間將惡露排完。

種類 顏色 期間
紅惡露 紅色或暗紅色  1~3天
漿惡露 粉紅色或棕色 4~10天
白惡露 白色 10~14天

惡露的持續時間和量,隨每個人的體質而有差異,但如果出現以下幾種情況,最好就到醫院檢查。(延伸閱讀:產後惡露該注意什麼呢?

  • 惡露一直呈現鮮紅色
  • 超過一個月以上都還未排乾淨
  • 大量出血,每小時得換一次棉墊
  • 有臭味,出現子宮疼痛或發燒症狀

特別提醒:關於產後月經,每個媽咪出現的時間有很大的差異,沒有哺乳的媽咪,大約產後6~8周出現,有哺餵母奶的媽咪就會更延後唷!

結語

產後期的媽咪歷經許多生理與心理上的變化(如何度過產後憂鬱),此階段更需要注意所有生理變化,並正確照護,才能回復到懷孕前的健康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