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突然抽搐別緊張!了解「熱性痙攣」的應對方式

孩子突然抽搐別緊張!了解「熱性痙攣」的應對方式

看到小孩抽搐的模樣,爸媽很難不驚慌失措。所謂的「熱性痙攣」發生比例大約2%~5%,是兒童最常見的良性抽搐,通常長大就會好轉,爸媽不用太過擔心。最重要的是,爸媽要學會判斷熱性痙攣的類型,並懂得正確應變,以下提供幾個照護重點:

什麼是「熱性痙攣」?

因為發燒而引起的抽搐,即為「熱性痙攣」,是急診中常見的小兒疾病之一。熱性痙攣發作時,小孩會突然眼神上吊、臉色發白、嘴唇發黑、全身僵直,對他人的呼喊沒有反應。

▼熱性痙攣實際發作的影片,有需要的媽咪可以參考:(約第42秒處)

原因

醫界多半認為與腦部成熟度有關,小孩腦部成熟的過程中,對於溫度的敏感性較高,一旦溫度快速上升,就容易出現抽搐情形。熱性痙攣與家族遺傳、體質息息相關,通常家裡的其他小孩,或是其他大人年幼的時候也曾經出現同樣情況。

好發對象

6個月~5歲大左右的小孩,男孩發生的機會大於女孩。

熱痙攣的兩種類型

要確認熱性痙攣是否對孩子有危險性,最重要是判定是否為「簡單型」或是與中樞神經系統感染有關的「複雜型」。

爸媽如果發現小孩發作超過15分鐘,或停止抽搐後,仍然意識不清或醒不過來的話,就可能為複雜型熱性痙攣,一定要盡快就醫。

▼簡單型 V.S. 複雜型

 

簡單型

複雜型

發作時間

不超過15分鐘

15分鐘以上

發作頻率

24小時內發作1次,不會復發

24小時內反覆發作多次

發作型態

雙手雙腳對稱性的抽搐

單手單腳的抽搐

優惠活動

熱性抽搐的應變方式

小孩如果發生熱性痙攣,爸媽謹記不要緊張,一定要冷靜觀察與應變。如果因為過於驚惶失措,而採取錯誤的處理方式,可能反而會對小孩造成難以預料的傷害。以下為專業醫師普遍建議的應變方式:

1. 保持冷靜,觀察孩子發作時間和型態,若不是簡單型,必須立刻送醫。

2. 將孩子身體轉呈側臥姿勢,以避免口腔分泌物嗆到氣管內。

3. 不要亂塞東西在孩子嘴巴,保持小孩口鼻暢通。

如果小孩只是單純的熱痙攣,可以等小孩情況緩和一點後,再帶到醫院檢查。如果發作頻率很高,醫師會考慮以藥物治療。

熱性痙攣會不會變成癲癇?降低孩子智商?

大部分的熱性痙攣不會發展成癲癇,更不會影響小孩的智商,爸媽可以放心。不過,有些癲癇症候群會隱藏在熱性痙攣裡,幼年時以熱性痙攣表現,長大後出現癲癇徵兆(沒有發燒就抽搐)。

如果小孩有以下兩種情況,爸媽最好帶小孩進一步檢查是否有罹患癲癇的可能形。

1. 超過5、6歲不應該有熱性痙攣的年紀,卻還是有抽搐情況。

2. 無論幾歲,沒有發燒,卻出現抽搐情形。

嫩嬰媽咪都在買

已售出 47
新生兒服飾
YOUrs - 好棉包腳連身衣
媽咪愛編輯 媽咪愛編輯
達人媽咪推薦,等你來評價!
已售出 999+
寶寶安撫
美國 Baby Banana Brush - 香蕉牙刷-心型
小羊潁 小羊潁
北鼻喜歡咬香蕉牙刷 牙刷可以按摩牙齦 可是不知道掉到哪裡去了 媽媽怎麼找都找不到 香蕉牙刷 你到底在哪裡呀??
已售出 43
甚平/浴衣
akachan honpo - 袴連身衣 (包屁衣)-紅色
阿油 阿油
很常買阿卡將的衣服。小孩穿起來很可愛。很適合他穿。
已售出 135
阿卡將本舖 線上獨家
akachan honpo - 短袖速乾包屁衣2件組-前開式 氣球-黃色
Sammi Chen Sammi Chen
⬇️蝦皮通用評價⬇️有滿30個字 複製貼上就好 很快就收到商品了 💯 出貨速度非常的快,當天下單隔天就出貨了!非常棒的賣家 質感又耐看,細膩 包裝得很小心 CP值很高!!推薦購入 出貨速度快,價格優惠,商品品質好,值得信賴的賣家💪💪💪💪 服務態度好 解說詳細 謝謝老闆細心解說商品 細心解說 商品完整 使用中 後續沒有問題會推薦朋友 老闆人很熱心🙏 解說十分詳細有機會會回購 比想像中的還好用,很輕,更好拿 很有質感,希望可以一直使用下去 是正品! CP值很高!!推薦購入 💯💯💯💯💯💯💯💯 我家人超愛💕💕💕 質感完勝 配件都有的都有 質感又耐看,做工細膩,果 然是大廠牌,看到商品,會讓人信賴,還會再次購買!!!!
已售出 337
出遊攜帶玩具
玩玩 Play - 荷木小立方木兒 (12MM)-400顆左右
Jasmine Wu Jasmine Wu
刺激五感發展,滿足寶寶探索世界的慾望 開放式玩法,發揮無限想像力 自行設計家家酒情境,練習口語表達 體現蒙式教育,玩中學生活自理 放進盆裡玩,方便好整理
已售出 999+
新生兒玩具推薦(1歲以下)
美國 FatBrain - 【熱賣】寶寶指尖陀螺-藍、綠、桃紅各1
Meng Chieh Liao Meng Chieh Liao
非常可愛的小玩具,小孩看到可以撥可以轉還轉的飛快被吸引的目不轉睛呀

結語

熱性痙攣並非嚴重的疾病,爸媽不用太擔心,也不要因為有這個顧慮,而給予過多的關注,以正常的方式看待小孩即可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