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面向,選出優質托嬰中心
出處:親子天下
作者:邱紹雯
全台托嬰中心在兩年內增加了一百五十所,有的甚至標榜五星級硬體設備, 但「比硬體還不如挑軟體重要」,以下五個面向提供父母挑選時的參考。
(圖片來源:黃建賓攝)
全台托嬰中心自二○一一年以後如雨後春筍般出現,短短兩年全國增加五十所公托、一百所私托,其中又以台北市、新北市的公托數量最多。
截至去年統計,全國共收托近一萬五千名寶寶,托嬰中心儼然成為家庭照顧外的新選擇。
但放眼望去,一間間比設備、比豪華的托嬰中心,傳出的是照顧人力嚴重短缺;接踵而來的是,我們看到一起又一起,托嬰中心的嬰兒照顧意外,更加凸顯托嬰中心照顧品質,及軟體服務上的不足。
究竟,家長該如何替小寶貝挑選優質的托嬰中心?其實,「比硬體還不如挑軟體重要」,選擇有教保理念、足夠的安全意識,以及能提供照顧者合理工作條件的機構,反而更能提供給孩子妥當的照顧。
1. 觀察環境及教玩具數量
兩歲以下寶寶需要足夠的探索玩耍空間,也對各項事物感到好奇,這個階段是口語互動、身體探索及腦部發展的重要關鍵期,托嬰中心不該是每天讓孩子吃飽、喝足就好了,應該提供豐富多元的環境刺激,及適當的學習引導。
擔任台北市及新北市托嬰中心評鑑委員、同時也是靖娟兒童安全文教基金會執行長的林月琴認為,托嬰中心在教室環境布置上,要多元豐富,教玩具的數量也應充足,並兼具視、聽、觸覺等五感刺激。而教保員平時也應多與孩子互動,包括講故事、帶律動、生活自理的訓練等。
2. 認識中心的教保理念
承接新北市土城、三峽公托及台北市大安、南港公托的新北市國際兒童教育協會,在托嬰中心的經營上,採取蒙特梭利教育理念,著重寶寶安全感的建立、自由探索與動手操作。該協會理事長方琇媚指出,蒙特梭利的育兒環境營造,是提供孩子符合其發展階段的工具,並能讓他們在自由探索中獲得學習的樂趣。
一歲後開始學習備餐活動,依據桌巾、餐墊上的餐具圖案,排放對應的餐具,並自己洗番茄、剝蛋、切香蕉等,最後用餐完收拾歸位,在生活中自然學會手眼協調、分類及各項生活能力。
3. 評估老師的安全意識
托嬰中心不只需要在環境清潔,及衛生預防上做好把關,降低疾病與群聚感染風險。家長也要留心園內環境設置,及照顧人員是否具備足夠的安全意識。若常出現一個教室,只有一位老師的情形,就可能讓照顧風險大增。
林月琴表示,評鑑時常看到不少托嬰中心,將孩子的寢室與活動空間分開,寶寶睡覺時很長一段時間都沒有人在顧,認為很安全。其實寶寶睡覺發生意外的風險很高,包括喝完奶入睡的半小時都可能溢奶,或因寢具設計不良,卡在床邊護欄、被枕頭蓋住口鼻等,都不能輕忽。
目前,有部分公托針對零到一歲小小孩的教室,將師生比從規定的一比五,降低至一比三,主要原因也是觀察到嬰幼兒在照顧上,需要較多的人力。
4. 打聽老師待遇及流動率
托嬰中心軟體服務的提供,最重要的還是在老師,試想,若照顧者的工作待遇條件很辛苦,將心比心,其工作情緒自然會受到影響,並可能牽連無辜的嬰兒。
因此,家長在挑選托嬰中心時,不妨打聽一下員工的薪資待遇,以及流動率,並詢問中心,是否有一套對於老師情緒管理的處理方式。
5. 留心現場是否太過安靜
新竹教育大學幼兒教育學系副教授周育如則提醒家長,參觀托嬰中心,除了看設備及立案證書外,更應該仔細觀察教保細節,例如發現在托嬰中心現場氣氛一片祥和,幾乎沒有寶寶的哭聲,或是寶寶安靜排排坐上課,這可能不是因為寶寶教得太好,而是不太正常。父母應留意托育人員的照顧,是否能滿足孩子各項需求,是否因為照顧不足,哭了也沒有用所以不哭 。
本文由親子天下授權轉載,原文於此。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推薦延伸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