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動不動就哭?讀懂寶寶的「心事」,才能讀懂寶寶情緒

孩子動不動就哭?讀懂寶寶的「心事」,才能讀懂寶寶情緒

出處:親子天下

作者:邱紹雯


動不動就哭、暴衝、反抗、退縮,爸媽面對寶寶這些惱人行為時,應該先了解背後代表的「心事」。

在網路討論區上,哭、暴衝、反抗、退縮,是最令小小孩父母感到困擾的情緒行為。孩子絕對不是故意要和父母作對,只是年幼的孩子,面對人生第一次的「自我」發展階段,加上語言、大腦的發展未成熟,遇事難免做得比想得快,本能的使出一哭二鬧三生氣。

面對小小孩不當的情緒行為,父母要先有基本的同理與認識,才能心平氣和的引導孩子,以合宜方式表達及調節自己的情緒。


 

目錄

1. 哭:不同年齡的哭,意義不同

2. 暴衝:大腦沒「剎車」,只能先踩「油門」

3. 反抗:處於區分我和你不同的矛盾階段

4. 幼兒的「不要期」三階段

5. 退縮:心裡不安全,不想離開避風港

6. 這樣做,有助寶寶情緒正向發展!


 

優惠活動

哭:不同年齡的哭,意義不同

 

相信新手父母們對這樣的場景並不陌生,餵奶已讓人心力交瘁,孩子又哭泣不止,找不出原因,只好兩手一攤說:「不然你到底想要怎樣!」但眼前的小寶貝只是哭得更大聲。

心理學研究發現,對於幼兒階段的孩子,如果大人經常能夠敏銳覺察他們的情緒感受,並給予溫柔的撫慰,孩子的哭泣會自然減少。反之,若孩子內在想要的動機沒有被滿足時,各式各樣的情緒行為自然就會出現。天才領袖親子教育集團執行長王宏哲說,哭泣是人類一出生為了要存活下來的能力,所有的哭泣背後都有其生理及心理上的意義。因著生存發展的需要,讓不同階段的哭呈現不同的意義。

 

零到一歲:需求未滿足

週歲前寶寶的哭多半和生理需求有關,而且想喝奶、要換尿布、要人陪的哭聲都不大一樣。四個月大寶寶就有情緒感染能力,情緒會受到大人生氣、煩悶或興奮而牽動。所以,當排除生理需要,而寶寶依然哭泣時,不妨觀察一下家裡的氣氛有沒有什麼改變。

諮商心理師許皓宜說,零到一歲是孩子建立信任關係期,若孩子常出現歇斯底里的哭泣,卻又排除是身體不舒服、生理需要等因素,父母要檢視一下自己和寶寶的親密關係,是否互動或溝通的方式不佳,以至於孩子往往需要透過大哭,才會獲得注意。

 

一到三歲:權利爭奪

小孩心理發展上邁向自主階段,由於尋求自主的挫折,負面情緒變得特別多,哭多半和權利的爭奪有關,略帶「謀略性」、有點耍賴。例如,哭完會抬頭看看媽媽的反應是怎樣,沒反應再繼續哭。

 

三到六歲:學習受挫

孩子大多已經上幼兒園,進入學習階段,此時期的哭多和同儕及學習挫折有關。由於接觸到全新的環境與人事物,情緒受波動的機會變多,但孩子的語言還不是很有邏輯,常搞混事情發生的時間序,心智上也不夠成熟的去辨別哭與事件之間的關聯。因此,家長會常搞不清楚孩子的哭點在哪,因為常常連孩子自己也不清楚。

 

【好物推薦】這些好書,教孩子理解什麼是「情緒」

 

暴衝:大腦沒「剎車」,只能先踩「油門」

 

為什麼小人兒總是動不動就發怒?房間門推不開、出門穿的襪子顏色不對……只要不順他的意,都要生氣;這一秒的小天使,下一秒馬上就倒地變大魔王。

王宏哲從大腦發展的角度來解釋,人類的情緒發展原本就早於認知,大腦與生俱來的皮質下區域,用來處理情緒,而框住大腦外圍的皮質區,掌管理性認知,是透過後天學習才逐漸發展。情緒中樞如同「油門」,認知區域像「剎車」。換句話說,人的大腦就像一台僅配備有油門和輪胎的車子,可以向前行駛、加速,但無法剎車,所以會經常暴衝。

小小孩暴衝多發生在一歲之後,至三、四歲達到高峰。產生這種情緒行為背後多是孩子的自我開始萌芽,但語言能力還跟不上行為動作的發展。

 

原因一:想證明我可以做

一到三歲是幼兒自我中心的高峰期,由於開始會走、行動能力變好了,所有事情都變得敢做、想做,小人兒的邏輯是「我要這樣、就得這樣」。當希望別人那樣、自己想要這樣的欲望出現,現實又無法滿足時,發脾氣、咬人、打人、耍賴、鬧、倒地哭的行為都來了。

 

原因二:想要卻說不出,直接「番比八」

王宏哲分析,一到兩歲孩子進入「學語期」,但字彙不夠,好奇心及探索能力同時提升,語言卻被卡住了。隨著語言快速發展,孩子會不斷練習用剛拿到的武器—語言,來測試大人的底限,若此時語言的使用很鈍、或達不到目的,就會再退回使用原始情緒那招,展現「番比八(台語)」本領。

 

原因三:管理衝動控制的前額葉未發育

主管理性與衝動控制的前額葉,第一階段成熟是在小學四到六年級,真正發展完成則要等到青少年時期結束後。尤其在幼兒階段,語言的能力還在發展,加上管理衝動控制的前額葉還沒發育成熟,對他們而言,最快的表達方式經常就是動手打人。在和同儕互動上,孩子也會因為搞不清楚「自己和他人之間的界限在哪裡」,導致衝突機會增加。

 

【好物推薦】西班牙幼兒園指定情緒教材,親子共讀一起來!

 

新生兒媽咪都在買

反抗:處於區分我和你不同的矛盾階段

 

你正在為孩子「這個也不要」、「那個也不要」而大動肝火嗎?

小孩人生的第一個「叛逆期」早在兩歲就來臨,不同程度的反抗將持續到四歲多,五歲後才會慢慢舒緩,家長千萬得沉住氣。

心理學上解釋,嬰兒從出生開始,心中無法區分「你和我」,以為媽媽抱著自己的手,就是自己的手,認為媽媽和自己是相連的一體,並天真的想像,只要有需要,媽媽就會如預期般的出現。

六個月後,他開始會慢慢發現,這個世界並非如此,內心的矛盾與莫名憤怒就愈多。隨著會走、會用簡單言語表達,自我意識逐漸產生,孩子真正意識到「我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他需要用更多的行動來區隔自己與他人的不同,藉以消化內心複雜的心情,因而嘗試做一些不是父母要他做的事,這也是邁向獨立的過程。

 

王宏哲將幼兒的「不要期」區分成三階段:

 

一歲半到兩歲:試探性的不要

主要在測試大人的反應,試探「說不要」帶來的好處,或是「一下要、一下不要」。例如:一下很黏人,下一刻又表現出他不需要你;有時候強迫你幫忙,卻又在你提供幫助後拒絕你。

 

兩歲:拒絕式不要

隨著主見愈來愈強,有可能是真的不想做,也可能是故意不照著你的意思做。

 

三到四歲半:唱反調的不要

想要證明自己長大了、自己有能力控制環境,他們討厭凡事被人決定,所以不只不愛照著做,還偏要做爸媽禁止的事情。例如:故意把飯丟在地上,看看你有什麼反應。

 

退縮:心裡不安全,不想離開避風港

 

有些孩子活潑大方,和誰玩都好;有的孩子生性敏感,在新環境中需要長時間「暖機」。孩子在行為上是退縮害怕,還是勇敢積極,除了先天氣質,也和後天的同儕互動經驗、社交能力發展息息相關。

王宏哲說,一歲前寶寶的退縮行為,主要是由先天氣質中的「趨避性」特徵決定,意指在面對新的人事物時大多表現拒絕的態度,需要較長的觀察和適應時間。

隨著年紀漸長,氣質的影響逐漸減少,開始與人的互動經驗有關。若孩子在動作、語言、認知及社交發展的能力愈好及愈成熟,能累積更多成功的社交經驗,受退縮與內向氣質的影響就會減少。因此,三歲之後,氣質的影響逐漸降低。

許皓宜則分析,退縮的孩子代表著:我心裡不夠安全,我要一直黏在安全的避風港裡面。因此在面對新環境變化時,他會感到害怕、害羞、抗拒;他對外面世界不會感到興趣,也不想對外展開新的關係。

她以孩子離家念幼兒園常碰到的分離焦慮來解釋,其實,孩子表現出的,不是怕學校,而是怕「所愛的人不在」。當孩子在和爸媽從「嬰兒期的倚賴」(認為是一體的),跨越到「成熟期的倚賴」(相信爸媽會離開,但不會永遠消失)的過渡期,會特別哭鬧、特別無法忍受父母不在,甚至會出現吸手指、把身體蜷曲起的退化行為。

 

這樣做,有助寶寶情緒正向發展!

 

對常見的寶寶情緒行為,許皓宜建議,家長應多了解孩子每個發展階段的需要,提供適當回應:

1歲前

提供足夠的愛,並敏銳覺察寶寶的需求,適時的給予回應。

 

1~3歲

此階段寶寶的自我開始萌芽,逐漸達到自我發展高峰期。家長尊重孩子的同時,也不能凡事順從,需建立起明確的規範,讓孩子知道,用哭鬧是不能得到想要的結果。例如:可以在提供有限選擇下,讓孩子自己做決定,或設法轉移焦點。

 

3歲之後

時時鼓勵孩子說出哭泣背後的原因,鼓勵正確的行為,來協助改掉孩子的不當行為。

王宏哲也形容,教養的過程通常是「2歲很無奈、3歲很煩,到4歲與孩子劍拔弩張」。他建議,幼兒階段要提供孩子豐富的學習環境,多走出戶外活動,可以活化大腦,有助情緒正向發展;多製造團體遊戲的經驗,讓孩子自然的學習社交能力,並能允許他們在安全的範圍下,有自由探索的機會。在語言尚未發展成熟階段,家長也可以利用姿勢、動作教導背後的社會意義,提供其他表達的工具,都有助於改善孩子動不動就發怒的情形。

 

本文由親子天下授權轉載,原文於此。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好物推薦】情緒管理推薦好書都在這!


 

1
我要留言

1 則留言
Yang Pipo avatar
Yang Pipo
如果我家孩子現在是五歲階段 但是他的哭是一到三歲階段 我該怎麼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