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一必備4種能力,讓孩子快樂上小學

小一必備4種能力,讓孩子快樂上小學

孩子總是在發呆?走路會撞倒別人的水杯、吃飯掉得滿桌子飯菜、聽不懂指令、動不動小霸王脾氣上身,甚至無法完整表達一句話? 上小一最重要的不是會不會注音符號,而是以下四種能力!


目錄

 

1. 責任感:自理能力從生活中累積

2. 表達能力:勇敢表達需求與感受

3. 專注力:能聽懂且執行指令

4. 肢體協調力:讓孩子多動動


 

優惠活動

1. 責任感:自理能力從生活中累積

當孩子有責任感的時候,同時表示他有生活自理能力,父母親更可以對孩子放心。有一類的學生總是處在分心跟恍神發呆的狀態,即使老師已經把一件事的步驟拆得非常仔細,他還是沒辦法完成。這樣的孩子通常花很多的時間在跟3C產品做朋友,他的專注力或是生活自理能力當然就很差。

在小學裡我們常發現,小孩子連擰乾一條抹布的能力都沒有,桌子旁邊掛的抹布永遠在滴水。家長不妨邀請孩子把一條抹布擰乾擦拭桌子,也可以讓他跟媽媽一起挑菜,甚至使用切蛋糕的塑膠刀來切比較軟的青菜。

當你賦予他一些責任,又在大人的協助下把這件事情完成之後,他會覺得自己很棒,願意完成任務、主動解決問題,所以「做家事」是培養生活自理能力以及培養責任感非常好的方法

也可以要求孩子從整理自己開始,例如早上起來的時候把棉被疊好、自己去衣櫃裡面選自己要穿的衣服、出門的時候把自己的背包整理好、練習物歸原位的能力等,從處裡自己身邊的事情做起,這也是培養則任感很好的方式。

 

 

2. 表達能力:勇敢表達需求與感受

家庭是孩子到這個世界所接觸的第一個場域,他有時候不需要多說話,家人都會知道他需要什麼。進到幼稚園之後,主要學習的是與人相處的能力,也沒有學習方面的壓力,老師有很長的時間可以了解孩子的個別狀況。

但是進到小學之後,學習新知是最重要的任務,老師處理孩子個別狀況的時間相對會比較壓縮,如何把話講好、把自己的要求提出來,即使可能不被答應還是很勇敢地表達,是很重要的能力。

最重要的就是要讓孩子多說,一起吃飯的時候問問孩子:老師今天說了什麼故事?在這個故事裡頭主角是誰?發生事情的原因是什麼?經過是什麼?最後怎麼被解決的?盡量問他問題,讓他可以理解並且說出一件事情的前因後果。讓語言從表達可以進展到「邏輯推理與思考」的層次,不管是心裡有委屈或是難過的時候,他都可以很清楚地跟老師表達他的需求。

幼稚園寶寶的媽咪都在買

 

3. 專注力:能聽懂且執行指令

專注力是把事情做好的最基本要求,一個孩子進到小學至少要維持15~20分鐘的專注力

因應世代的轉變,其實老師的教學方式也是都有轉變的,現在的孩子不容易專心,所以在一堂課裡面做了一點靜態活動之後,就會讓他們起來一下,例如觀摩同學作品、分組討論、上台分享自己的想法等,再讓孩子們坐下來進行靜態活動。

孩子上小學之前必須養成能夠專心聽懂指令,並且執行指令的能力,例如抄聯絡簿。我們會覺得聯絡簿明明只有幾行、幾個字,可是小孩子真的就會抄錯。除此之外,也會希望能夠養成發言要舉手、上課不能隨意走動,以及和大家一起打掃環境。

當家長需要一些靜態活動來訓練孩子專注力的時候,必須要挑選他感興趣並且喜歡的事情,男孩子大概就是積木、樂高

女孩子通常喜歡做編織、拼圖或是串手環,但不管男生還是女生,可以提高專注力最好的方式就是一起親子閱讀。

 

4. 肢體協調力:讓孩子多動動

肢體協調力會表現在走路、跑步、上下樓、坐下、寫字等動作。肢體協調力比較弱的孩子還是可以很正常的生活,但比較容易受傷、跌倒,上體育課的時候反應比較差,很容易碰撞同學。

要如何訓練肢體協調力呢?建議家長可以讓孩子畫圖、進行一些球類運動,來訓練大肌肉。

我們也觀察到有些孩子不會使用剪刀、寫字的時候很慢、很吃力,常常會說他不喜歡寫功課,這些都是屬於小肌肉不發達。可以在家裡試著剪碎布、夾豆子、捏黏土來訓練小肌肉。


結論

當孩子即將邁入下一個階段,正式進到正規學制的時候,家長心裡總是很多的不安和拉扯,從交友狀況到課業,沒有一項是不擔心的呀~但是以上四項能力培養好,再加上有家長陪伴,不論遇到什麼狀況都能夠有很好的應對,媽咪們加油!

還有好多想問的問題嗎?歡迎到討論區跟其他媽咪交流~


特別感謝 

現任 / 新北市崇德國小教師
王怡又 老師 專業分享

0
我要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