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必看!離開游泳池之後才出現的「溺水」徵狀

夏日必看!離開游泳池之後才出現的「溺水」徵狀

爸媽帶小朋友玩水消暑時,通常只會注意孩子有沒有「溺水」,但有時候「溺水」卻是離開游泳池後才出現徵狀。這類罕見的情況主要有兩種,一種稱為「乾性溺水」(dry drowning),另一種是「次發性溺水」(secondary drowning),發生機率很低,但如果疏忽徵狀,延誤送醫時機,可能會危及小孩子的寶貴性命,父母一定要小心啊!

乾性溺水

相對於一般常見的溺水,「乾性溺水」的溺水者的肺部幾乎沒有水跑進去,主要是因為溺水者在水中驚恐掙扎時,喉頭肌肉痙攣,導致窒息、呼吸困難而死亡

優惠活動

次發性溺水

也稱為「延遲性溺水(Delayed drowning)」,是指溺水發生後,雖然順利被發現且被及時救起來,但仍有少量的水跑進肺部滯留,這些少量的水就會使肺部腫脹,足以影響氧氣供應的能力。通常是發生在急救之後的12小時,也有可能延長到72小時。

爸媽必知4大徵兆

即使離開水池或海邊,爸媽還是要注意小孩有無以下4個徵兆,如果有的話,就必須立刻緊急就醫。

1. 呼吸困難、持續性咳嗽、胸痛、嘔吐

這些症狀都是小孩逐漸呼吸困難的跡象。

2. 嗜睡或非常疲勞

大腦氧氣不足時,小孩會容易覺得想睡覺和神智不清。

3. 焦躁不安,情緒不穩

任何不同於以往的行為和情緒反應,爸媽都應該要密切注意。

4. 其他生理特殊跡象

像是發燒、嘴唇發青或臉色發白。

嫩嬰媽咪都在買

爸媽該怎麼做?

當出現以上這些徵狀時,最好的方式就是趕快到醫院,醫生會立刻供給充分氧氣,並將肺部水分排出。這兩種溺水型態發生的機率很低,只佔所有溺水死亡事故的1%~2%,但如果沒有立即送醫治療,可能對孩子造成永久的傷害,例如:呼吸問題、腦損傷等,也可能造成生命危險。

多數爸媽不知道的溺水跡象

大多數爸媽都知道要緊盯孩子戲水,但其實卻不清楚或搞混溺水時真正會出現的狀況。一般而言,溺水者不會像電影、電視情節那樣一直不斷大呼小叫、大力揮動雙手。通常溺水的人(尤其是小孩)只有力氣掙扎、呼叫一下子,很快就會因為口鼻被嗆到而無法呼救與擺動手臂,因而難以被察覺。

從旁邊的人看來,小孩就像只是靜靜地站在水裡而已,且從一開始直立在水中到趴平水面,通常不超過6分鐘,因此一旦發現小孩直立在水中都不動,就要馬上大聲向小孩詢問狀況如果孩子沒有反應,就要趕快把孩子抱起來急救

其他溺水的跡象包括小孩頭低低地埋在水中,而嘴巴在水面處;或是頭部向後仰、張著嘴巴;雙眼則是呈現放空無神,或者是閉上眼睛。 

此外,許多爸媽都會讓小孩使用「兒童泳圈」,要注意泳圈的膠皮厚度是否有達到標準,以免造成兒童溺水;如果游泳圈配有安全帶、肩帶等設計,也能減少小孩在戲水過程中嗆到水的機會。最後,還是要提醒爸媽,一定要時時刻刻觀察小孩安全!

▼《德國Swimtrainer》 寶寶學習泳圈

▼《德國Swimtrainer》 寶寶學習泳圈,配有環扣夾與充氣式肩帶確保安全、合身。

▼日本可愛造型泳圈 - 雙人泳圈,爸媽可以隨時注意寶寶安全!

結語

無論是哪一種溺水症狀,爸媽都應該小心留意,尤其乾性溺水和次發性溺水不是只發生在外出戲水時,在家洗澡或喝水嗆水,都有可能發生類似現象,爸媽應多多留意這類徵兆,以免憾事發生!

 

推薦好物團購

《德國Swimtrainer》寶寶學習泳圈 /《Pampers》游泳尿布

其他推薦延伸閱讀

媽咪必看!寶寶噎到的急救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