徹底解決孩子的六大生活壞習慣

徹底解決孩子的六大生活壞習慣

「習慣」可不是孩子一生下來就有,當然也和遺傳沒關係,通常是後天形成,在生活裡慢慢累積的。

當孩子不經意發現某些行為能帶來自己想要的結果,就會接著繼續嘗試第二次,形成固定的行為模式,直到成為「習慣」為止,然而孩子本身卻無從得知什麼是好的或壞的習慣,父母在成長階段能否給予引導是性格養成的重要關鍵喔!

愛賴床 / 起床氣

★ 原因

睡不飽、情緒化、想撒嬌。

★ 父母可以怎麼做

在預定的時間叫孩子起床,別因為「天氣這麼冷,讓孩子多睡一下」或是其他理由而延遲既定行程,大人和孩子一起養成守時的好習慣吧!早上時間到就起床,晚上時間到就睡覺,規律的生活作息不僅有利健康,也是孩子基本教養的第一課。

針對情緒起伏比較大或愛撒嬌的孩子,「起床氣」是因為從起床到出門這段時間的準備不夠,爸比媽咪可以把預定的起床時間設定的更早,讓孩子提早起床後有更多的時間吃早餐或清醒腦袋,而不要增加叫孩子起床的次數,讓孩子有藉口賴在床上等待下一次的媽媽來叫我起床。

優惠活動

不收拾玩具

★ 原因

嫌麻煩、覺得收拾這件事情很困難。

★ 父母可以怎麼做

不妨陪同孩子收拾玩具,或讓大一點的哥哥姐姐帶著一起收拾。建議使用開放式、方便拿取的收納盒或整理箱,降低收拾玩具的難度,讓「收拾」變成是玩玩具過程的一部分,養成有玩就要收的好習慣。

貼心小提醒:可以配合孩子的身高體型,選購適合的開放式收納,也要留意箱子或櫃子的邊邊角角,以避免刮傷孩子了。

挑食

★ 原因

咀嚼能力不佳或其他健康因素導致、單純的胃口不好、模仿大人的挑食習慣。

★ 父母可以怎麼做

細心觀察孩子的用餐狀況,若認為孩子的挑食是由健康問題引起,應該直接請教專業的醫師。若是一般的挑食,家裡的大人應在孩子面前樹立好榜樣,並多以鼓勵代替命令與責備,營造「吃飯」是很快樂的用餐氛圍,媽咪也可以精進廚藝,多多變化食物的口味來增進孩子食慾喔!

推薦延伸閱讀:

讓孩子對吃飯有興趣的說話技巧

讓孩子乖乖吃青菜的妙招

幼兒寶寶最需要

過份依賴玩偶、小被子等特定東西

★ 原因

缺乏安全感、寂寞、膽子較小。

★ 父母可以怎麼做

千萬不要硬從孩子身邊把這些東西拿走或丟掉,突然切斷孩子對這些物品的依戀,會讓孩子對周遭的人事物、大環境產生嚴重的不信任感與嚴重焦慮。父母可以利用別的玩具來轉移孩子的注意力,通常等到孩子開始上學,看到同學都沒有類似的習慣,這樣子的依賴行為就會自然而然減少,最後消失。

愛尖叫

★ 原因

模仿大人的舉動、身體感到不適、情緒表達、感到興奮,但多數是因為故意和大人唱反調和表達反抗的意思。

★ 父母可以怎麼做

若孩子正處於在1歲半-3歲的反抗階段,在想要讓孩子做某什麼事情之前,可以先預告,讓孩子對即將發生的事情能有心理準備,像是:「我們再玩五分鐘就要吃飯囉!等下一起收拾玩具吧!」明確讓孩子知道要結束上一件「玩」的事情,並引導收拾玩具,再正式進入下一件「吃飯」的事情裡,如此以來能大幅減少孩子的反抗心理,也能改善愛尖叫的壞習慣了。

推薦延伸閱讀:

怎麼改善寶寶愛尖叫的習慣?

不肯準時上床睡覺

★ 原因

對睡覺這件事情缺乏安全感、沒有睡意、兄弟姊妹就寢時間不一致。

★ 父母可以怎麼做

平時就要從小培養固定的睡眠模式,若九點睡覺,八點就可以開始暗示孩子睡覺時間快到了,而且所有年齡接近的孩子的上床睡覺時間都要一樣,不能有特例,以避免孩子抱怨不公平。

睡前盡量少做高強度的活動,可以聽聽輕音樂、說故事......等靜態活動,幫助培養睡眠情緒。如果孩子怕黑,爸比媽咪不妨在房內使用小燈或不關門,讓孩子隨時能感受到大人在身邊。

結語

「懷習慣」總是在所難免,世界上沒有絕對完美的父母或孩子。改善孩子的「壞習慣」並不是強加大人的價值觀給孩子,更不是強迫孩子去做不願意的事情,爸比媽咪應該嘗試和孩子用同樣的角度看待事情,了解孩子養成壞習慣的原因,然後再找出解決方法,這樣才是有來有往的親子互動,不是一昧要求的權威式教育。 

0
我要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