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你的安慰讓孩子更焦慮?3步驟為孩子設定思考界線

為什麼你的安慰讓孩子更焦慮?3步驟為孩子設定思考界線

孩子重複問相同問題,而你不斷給他們重複的答案,他們無法學到要怎麼自我安撫。自我安撫是處理擾人情緒的能力,許多聰明的孩子都缺乏這項能力。他們的智慧足以理解超齡的議題,但是他們不知道該怎麼處理超齡議題衍生的負面情緒。本篇藉由專家建議,教媽咪如何以三步驟正確舒緩孩子的焦慮情緒。


目錄

 

1. 小心陷入親子焦慮迴圈

2. 改善方法

3. 什麼是限制孩子的「煩惱時間」

4. 為什麼這樣做有效?

5. 實際引導方法

6. 有時焦慮來得快也去得快


 

優惠活動

小心陷入親子焦慮迴圈

 

以下是一個例子:

法蘭雀絲卡飽受人際關係的焦慮所苦,每次在學校出狀況時,她在車上就會哭泣。她每天都在抱怨誰說了惡毒的話,她在學校沒有朋友,以及老師沒有伸出援手。她的母親總是在放學後接她回家,談論她的問題。母親會聆聽,問問題,提供建議,但是情況沒有改善,反而還更惡化。法蘭雀絲卡仍然焦慮,她的母親也因為過於擔心女兒的狀況,變得跟女兒一樣消沉。

為什麼法蘭雀絲卡的焦慮沒有改善?第一個問題是法蘭雀絲卡和母親共同陷入焦慮的迴圈。每天放學時,法蘭雀絲卡知道媽媽會問她在校一天的生活,只要她談論自己的問題,媽媽就會全神關注她。全神關注是每個孩子渴望的,然而,只有兩人在交心時,全神關注才對孩子有幫助。法蘭雀絲卡和媽媽在產生焦慮之處交流,而非在安靜談心之處交流。

第二,法蘭雀絲卡的媽媽太過專注於法蘭雀絲卡和朋友的互動,卻忽略了大方向。因為她每天大部分的時間都在擔心女兒,法蘭雀絲卡能感受到媽媽來接她時的焦慮,從中獲得滿足。媽媽來接法蘭雀絲卡時,心情緊張,她的情緒都寫在臉上,一點也不放鬆。她相當渴望女兒能在學校交到朋友,女兒交不到朋友讓她非常難過。

 

改善的方法

 

1. 媽媽在學校接女兒時,必須保持冷靜。她應該深呼吸,聽放鬆的音樂,並認知到她無法控制女兒一天的遭遇。她能做到的是陪在女兒身邊,在她女兒上車時保持平靜,這點最為關鍵。

2. 媽媽應該避免問法蘭雀絲卡在校的交友互動。剛開始,媽媽應該什麼問題都不問,只要說:「嗨,法蘭雀絲卡,我好高興看到妳。」如果法蘭雀絲卡沒有主動分享,媽媽應該克制自己不要問女兒她今天過得如何,而是直接討論今天下課後要做什麼。如果法蘭雀絲卡提起對交友的焦慮,媽媽應該使用步驟3。

3. 建立「煩惱時間」的規定。如果法蘭雀絲卡提起她的煩惱,媽媽可以說:「我很想聽妳講這件事,但我希望我能全神貫注地聽。我們今晚六點再討論吧,那時我可以認真聽妳說話。」

只要媽媽停止焦慮,著手改變情況,法蘭雀絲卡會開始學習到如何自我安撫。因為法蘭雀絲卡已經建立一種例行模式來報告她一天生活,她變得很依賴這種模式。如果媽媽要她等到稍晚之後再報告,可以幫助法蘭雀絲卡學習在約定時間到以前,自行處理情緒。

 

幼兒寶寶最需要

什麼是限制孩子的「煩惱時間」?

你不能改變過去,但你會因為擔心未來,而毀掉當下。──佚名

煩惱時間是規定孩子只能在一定的時間內(可能是15分鐘)擔心某件事。煩惱時間結束後,孩子必須把注意力放到其他事情上。

 

使用時機

1. 孩子無止境地談論他們的恐懼

2. 他們詢問你的意見,但卻不聽你的建議

3. 他們一再重複相同的恐懼

 

為什麼這樣做有效

 

1. 焦慮的心智需要界線

焦慮的心智是無止無境的,它會在相同的念頭上一再打轉,沒有終止的時候。焦慮的心智也沒有時間感,孩子可以花上數天、數週,甚至數個月擔心永遠不會發生的事。莎拉是焦慮的十歲孩子,已經為即將到臨的鋼琴演奏會擔心了整整三週。她的演奏只有五分鐘而已,但卻讓她心神俱疲了二十多天。成人可以意識到這種傾向,是因為我們的腦部已經發展成熟,可以發覺自己的思考模式,採取行動改變。但是孩子的心智仍在成長與發展,要他們意識到自己的思考模式是極為困難的。因此,父母需要幫助孩子,為他們設定界線。父母設定好界線後,孩子不僅會如釋重負,也會學到為自己設定界線的重要技能

 

2. 焦慮的心智需要自覺

焦慮的心智極度沒有自覺,它不記得過去的成功,想不起事情順利圓滿完成的情況。即使八歲的馬庫斯上週的足球賽表現很棒,他還是不斷擔心下週會踢得不好。焦慮的心智總是困在未來,創造沒有事實根據的虛構劇情。這些劇情根據的是不可能的情境,集合所有最壞情況的劇本,信任、幸運或好運從來不會存在於焦慮的心智中。父母可以引導孩子停在當下,藉此協助孩子更有自覺。不要每次孩子一害怕時,就跟孩子談論他們的恐懼,父母能引導孩子在較佳的時機談論恐懼,讓父母和孩子充分表達他們的想法,這可以幫助孩子更能覺察到自己過度焦慮的傾向,並能讓他們擱置焦慮,享受他們所在的當下。

 

3. 孩子的心聲需要人傾聽

日常生活的壓力和行程,讓父母難以提供孩子所需的關注,特別是兄弟姊妹在場時,孩子必須爭取父母全心全意的關注。以有一個弟弟和一個妹妹的蘇珊為例,她很想和媽媽談論她的焦慮,但媽媽卻忙著操持家務,讓蘇珊感到很挫折,甚至變得更為焦慮,因為她沒有得到她需要的情緒出口。焦慮的孩子格外需要和父母獨處的時間,特別是因為大多數焦慮的孩子不會跟朋友或手足分享他們的焦慮。

通常焦慮的孩子只會選擇其中一位雙親談論焦慮,孩子傾訴的親人是他的「求助」親人。孩子選擇的「求助」親人通常是主要的照顧者,已經忙於處理生活中的大小事,造成他們難以在孩子有需要時提供援手。雖然「求助」親人的日程很緊湊,焦慮的孩子仍需要時間和這位親人討論他們的恐懼。當焦慮的孩子無法得到「求助」親人的關注,他們會感到很沮喪,焦慮因而增加

  

實際的引導方法

 

步驟一:每天空出十五分鐘的時間

每天撥出十五分鐘的時間,全然保留給孩子。這段時間必須是完全用在你和你孩子身上的時間,在家務沒那麼繁忙的時候,比較好的時機是晚餐過後或是睡前。不適當的時機是手足在場時,孩子最喜歡的電視節目在播放時,或是朋友來訪時。在這段時間,你的手機必須轉為靜音,你要能全神貫注。挑選好一個時段後,就要開始挑選和孩子談天的地點。你必須找到你可以和孩子獨處,不被打擾的地方。

許多父母挑選睡前的十五分鐘。不過,如果談論煩惱會讓你的孩子更煩惱,最好不要挑選睡前時間,因為你不會想看到孩子帶著一堆念頭上床睡覺。如果是這種情形,挑選比較早的時間,讓孩子在睡覺前有更多時間放鬆、冷靜。

 

步驟二:告訴孩子煩惱時間的安排

向孩子解釋你每天都會特別撥出一段時間談論他的煩惱,這段時間會完全用於討論他的煩惱,你會排開所有雜務,專心傾聽。你可以這麼說:「我很想傾聽和了解你的煩惱,所以我撥出一段時間專心聽你說。」這樣可讓你的孩子了解你在意他的恐懼,而且你想要了解他的恐懼

 

步驟三:將煩惱導向煩惱時間

即使你安排了談心的時間,孩子還是會在非煩惱時間的時段提起他們的煩惱,這大多是出於習慣,因為焦慮的孩子習慣在感到煩惱時一股腦說出來,他們得培養等到正確時機再說出煩惱的新習慣。建立煩惱時間可幫助你的孩子建立新習慣,又能顧及孩子的情感。因為孩子知道晚一點有專屬於自己的時段,他們會感到很安心,不再覺得他們的心聲被忽略。孩子在非煩惱時間傾訴煩惱時,只要說:「我們等到六點再好好談一談」,而耐心也是每個焦慮的孩子都需要多培養的特質

 

有時焦慮來得快也去得快

 

焦慮的心智不習慣重新導向思緒,它習於迅速地處理思緒,然後歸於平靜。因此,孩子陷入煩惱時,感覺很強烈,但下一刻感覺就消失了。事實上,當孩子有機會在煩惱時間談論問題時,他們常會說:「我不需要談那件事了。」因此,你可能不太需要用到你特別撥出的十五分鐘。你還是要撥出這段時間,雖然煩惱其實來來去去。下午四點鐘時,煩惱的感受可能很強烈,但到了六點鐘時,感覺已經消失了。如果你的孩子坐下後,說他已經不再苦惱了,你必須指出這一點,告訴他:「你在兩個小時前似乎很苦惱,但你現在已經不煩惱了,這點很值得省思。我猜有些煩惱是來得快,去得快。」藉由這句話,你幫助孩子認識到兩小時前的巨大恐懼已經消退到不值一提。


文 / 艾莉森.愛德華茲(心理諮商師和遊戲治療師)

編輯 / 媽咪愛

(此文摘錄自《為什麼我的孩子總是有這麼多煩惱?》皇冠文化集團,本文由皇冠文化集團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