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檢、生產醫院不一樣,孕媽咪該注意的轉院事項

產檢、生產醫院不一樣,孕媽咪該注意的轉院事項

為了方便產檢,不少孕媽咪會在公司或住家附近的婦產科診所或中小型醫院產檢,但臨盆之際還是想到大醫院生產,或希望在距離娘家、月子中心較近的醫院生產,不過又擔心接生的醫師會因為不夠熟悉自己與寶寶的狀態,而出現不必要的差錯...

對孕媽咪而言,最理想的狀況是從產檢到生產都是固定同一位醫師,如果真的有轉院需求,也要注意以下重點:

醫師建議轉院

如果是高危險妊娠的孕媽咪,婦產科或中小型醫院的醫生會觀察孕婦與寶寶的情況,並評估院所的資源和能力,如果風險太高或超出院所醫護人力負荷的範圍,就會建議孕媽咪合適的轉診時機。

優惠活動

自行轉院時機點

除了醫師主動建議轉換醫院,也有部分媽咪出於個人因素而有轉院需求。由於部分產檢有一段等報告時間,因此若時間上允許,建議孕媽咪在原本的醫院檢查告一段落,並且取得報告後再更換,以避免接手醫師要求重新檢查或錯過檢查時機,以下是建議的轉院時機點:

懷孕初期

建議孕婦完成第一次常規檢查項目,並拿到《孕婦健康手冊》(俗稱媽媽手冊)後,在第二次產檢時(約16週)回到原本的產檢院所,拿到檢查報告和相關完整病歷之後,再轉換產檢醫院。

懷孕中期

如果懷孕中期才要換醫院,建議等到取得唐氏症篩檢(約20週以前)、高層次超音波(約24週以前)等檢查報告之後,再轉到下一間醫院。

不管孕媽咪是在哪一個階段決定轉換醫院,最重要的是要取得每一次產檢完後的詳細檢查報告,並確實轉給接手的醫師參考

▼ 健保給付的產檢項目(來源:國民健康署《孕婦健康手冊》)

 

備妥檢查報告與主動告知

產檢報告可以幫助醫生評估孕婦與寶寶的生理情況,以便在生產時做出最恰當的應對措施,部分產檢結果則關乎寶寶出生後的相關準備事項。

健保給付的產檢項目,院方都會記錄在媽媽手冊中。媽咪另外自費的特殊產檢項目如果沒有紀錄在媽媽手冊中,院方也通常會另外將報告訂在手冊上。因此,有轉院計畫的媽咪,最好確認手上是否都有每一次的產檢報告,有缺漏就要盡快補齊喔!

此外,媽咪最好主動告知其他病史、產科史和藥物過敏等情況,讓醫師盡快了解情況。

懷孕中媽咪都在買

不要隨便多次變換醫院

有些孕婦為了找到最理想的醫院和醫生,會不斷變換醫院。但如此一來也相對容易遺漏產檢項目,造成下一位醫師在評估與執行上的困難。

如果錯過健保給付的產檢時程,媽咪可以向醫師詢問是否有重新檢查的必要。不過其實每一項產檢的時間點都有其意義,如果錯過了,篩檢結果的準確度也會有些微差異。

產檢醫師不一定是接生醫師

轉到大醫院之後,媽咪要注意醫院相關規範,因為有一些大醫院的醫師只負責產檢,接生醫師則是根據院內的排班機制來決定。

但無論如何,建議孕媽咪生產前一個月最好都在生產醫院產檢,並在生產前,至少讓接生醫師產檢1~2次,以建立雙方的信任度,並確保醫師了解自己和寶寶的情況。

注意收費標準

大部分的小診所都是收取健保掛號費,但大醫院有掛號費、看診費等不同收費項目。此外,婦產科診所可能會幫媽咪多照幾次超音波或進行其他檢查,但大醫院會完全遵照健保規定;住院、自然產或剖腹產的相關收費標準也不盡相同,建議孕媽咪轉院前要充分了解。

結語

需要轉換醫院和醫師時,孕媽咪一定要記得和醫師重新充分溝通,有任何疑慮也要勇於提出,才能守護自己和寶寶的健康與安全喔!

更多孕媽/待產推薦好物點我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