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一名一個月大的男嬰因為咳嗽、多痰來醫院就診,護理人員發現嬰兒不時會自行呼吸中止,甚至導致臉色發黑、血氧濃度降低,需要緊急刺激嬰兒呼吸並給予氧氣、抽痰才能暫時緩解。但是過不了多久,相同的呼吸中止狀況又一再發生,立即被轉到加護病房。主治醫師判斷古早疾病-百日咳,似乎也會造成類似的表現,於是立即給予治療的抗生素並通報疾管署。不久之後報告結果出來,證實該嬰兒為百日咳個案,連嬰兒的父母也一併接受預防性治療。
目錄
1. 典型百日咳症狀
2. 嬰兒感染百日咳的特徵
3. 百日咳感染現況:易與感冒混淆!
4. 預防與治療建議
典型的百日咳症狀
百日咳是由百日咳桿菌感染所引起,主要藉由飛沫傳染。典型的百日咳一開始的症狀跟普通感冒差不多,但到約兩週後進入劇咳期,此時病人一咳起來就彷彿機關槍一樣停都停不下來。病人往往會咳到上氣不接下氣,之後才倒吸一口氣。這種很有特色的咳嗽模式在醫學上被稱為哮咳(whooping cough)。整個病程可超過一個月以上甚至長達數月,因此被稱為百日咳。劇烈的咳嗽可以導致耳膜破裂、肋骨斷裂、氣胸等併發症,因此在尚無法治療的年代是很嚴重的疾病。
嬰兒感染百日咳的特徵
在六個月以下的嬰兒,症狀表現則大不相同,雖然病人也可能會咳嗽,但並不一定很明顯。但是百日咳感染可能導致多痰而塞住呼吸道。在成人,若痰多到塞住呼吸道,生理上會增加呼吸次數來代償。但在嬰兒,因為他們的神經反射還不成熟,呼吸道阻塞反而會引起呼吸暫停。呼吸一旦暫停就沒有氣體交換,時間一常就會導致病人因缺氧而臉色發黑,嚴重時可以導致腦部缺氧、癲癇、呼吸衰竭甚至死亡。因此,稱百日咳是嬰兒的隱形殺手實不為過。
百日咳感染現況:易與感冒混淆!
目前百日咳感染已經有預防針可以預防,分別是在出生滿兩個月、四個月、六個月、十八個月及五歲時接種。在台灣,因為疫苗接種普及率高,百日咳感染已經大幅減少,因此大多數的醫師在訓練過程中已經很少實際接觸過百日咳的個案。但是百日咳真的已經絕跡了嗎?根據疾病管制署的統計資料,每年還是至少有數十例確診個案,至於沒有被診斷出來的個案數合理推測應該數倍於此。為什麼打過疫苗還會得百日咳?根據目前的研究,這主要是因為我們小時候雖然打過疫苗,但是過了十年之後抗體的保護力就已經不太足夠了。成人的免疫系統比較成熟,雖然預防接種久了以後還是可能得到百日咳,但是殘餘的疫苗保護力還是可能讓症狀變得沒有典型百日咳那麼嚴重,以至於無法輕易和其他感冒分辨出來。再加上現在就醫方便,若是咳嗽久了,醫師最後通常會試試看不同的藥物。因為治療久咳常見病因黴漿菌感染的巨環類抗生素(macrolide)也可以治療百日咳,所以有時誤打誤撞之下病情改善了,但是醫師及病人都不知道真正的病因是百日咳。
在嬰兒,因為還來不及接種疫苗或是完成完整的疫苗接種劑數,因此當家中有成人感染百日咳時,往往就被傳染到百日咳而引起前述的嚴重症狀。事實上,嬰兒也是百日咳感染最主要的發生族群。根據疾病管制署的統計,一半以上的病例都是發生在這個年齡層。
預防與治療建議
- 嬰兒及幼童須按規定時程,於出生滿兩個月、四個月、六個月、十八個月及五歲時完整接種疫苗。
- 成人欲接觸嬰兒前務必先洗手。
- 成人若有感冒症狀時,務必戴口罩且避免接觸嬰兒。
- 家中有嬰幼兒的成人,建議每十年可自費接種一次疫苗。
- 孕婦於懷孕第28至36週時,建議自費接種疫苗,如此一來不但可以避免自身將來不慎感染而傳染給新生兒,而且接種疫苗產生的抗體還可通過胎盤傳給胎兒,讓新生兒一出生就擁有來自母體的抗體保護。
- 兒童或是成人久咳不癒、嬰兒多痰或容易呼吸中止臉色發黑等狀況,務必即早就醫,以免延誤病情。若醫師意識到有可能是百日咳感染時必須即時通報以確認診斷。
- 病人應及早接受抗生素治療並做好疫情調查,若發現傳染者也應一併治療。密切接觸者應投予預防性抗生素治療。
特別感謝
羅東博愛醫院 小兒科主任
謝錦桐 醫師 專業分享
參考資料: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百日咳防治工作手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