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合地理環境、歷史人文、風土民情、觀光景點
深入在地,找尋臺灣好風情,發現寶島新面貌。
你知道小小的臺灣,3000公尺以上的高山居然有大約300座嗎?
你知道臺灣哪個離島,出現了讓世界驚訝的神話之鳥嗎?
你知道在臺灣不用登陸月球,就能探訪地形奇特的「月世界」嗎?
臺灣尚水,大開本尺寸
走讀認識寶島的入門必備書
臺灣尚水!一市一縣、一鄉一鎮、一景一物、一山一水,都有其特色,各有其掌故。
《寶島小遊記》以臺灣史地為經,人文為緯,呈現自然生態、人文地理、與歷史文化三個面向,有最新的行政區劃分、完整的國家公園與原住民介紹,並嚴選最適合親子旅遊的觀光景點與地方采風,不論是刺激好玩的主題樂園、知性的博物館、動物園、植物園,或是想一覽全臺各城市獨特的歷史、人文與物產,都在書中精采呈現。
全書大開本設計,深入淺出的內容,細緻生動的全彩跨頁圖,帶孩子從我們居住的這塊土地出發,飽覽臺灣獨有的地理景觀,體驗各地不同的風土民情,了解居民與土地互動的生活面貌,讓孩子身歷其境遨遊在地圖書中,培養「愛鄉愛土」的真摯情感,深入認識臺灣之美,進而愛上寶島。
走,現在就帶著《寶島小遊記》,一起全臺趴趴走吧!
※本書特色
.嚴選最適合親子共玩的旅遊景點
.內容兼具知識性與趣味性
.全新資訊,廣泛導覽,呈現臺灣新風貌
內容試閱
作者介紹
莊永明(審定者)
臺灣著名的文史專家,多年來致力於臺灣史的耕耘與傳承,希望讓所有孩子與歷史接軌,深刻體驗臺灣人的文化與精神。收集了三、四十年與臺灣文史相關照片、文件,認為從民生生活用品中認識歷史,是最好的方式。
專家推薦
臺灣是一個好所在
文/莊永明(臺灣文史專家)
「我們對於自己成長的土地,到底了解多少?」這是以前很少有人會去了解,甚至是會去思考的問題,因為過去學校教育似乎完全忽略了認識鄉土的重要,而多數生活在臺灣的人們也認為「生於斯,長於斯」是很「平常」的事,了解它反而會成為一種沈重的負擔。
但是,如果你願意來認識臺灣,將為臺灣豐饒的文物所感動,因為臺灣的歷史,以漢人為觀點,不過四、五百年,但是上溯到原住民的遷徙,則源流有好幾萬年以上的歷史。
臺灣的地理,有巍峨的山岳、旖旎的溪谷、曲流的河川、蒼鬱的森林、豐饒的平原,更有壯闊的海相,景觀十分豐富。
近年來,「認識臺灣」終於成為全民的共識,不但納入學校課程,也被一般民眾接受,大家都了解由認識才能夠全心關注,由關注才容易真摯疼愛;「愛鄉愛土」之情的原點,是由「認識和了解」開始的。
信誼為了盡一份社會責任,讓親職教育落實到從認識自己的土地出發,製作了《寶島小遊記》。
《寶島小遊記》是一本值得全家人共賞的書,雖然它不是「臺灣小百科」,但是已經關注到臺灣歷史、地理、生態、人文等多方面的面貌,而且我們也特別列出了幾處新的遊樂地點,為周休二日的休閒旅遊活動,提供一些參考訊息。
臺灣雖小,但是並不是每個人的足跡都能遍及的,一市一縣、一鄉一鎮、一景一物、一山一水,都有其特色,各有其掌故;認識臺灣,由《寶島小遊記》來做為導覽「臺灣學」的開始,不僅是扎根的工作,也有扎實的使命。
「來去行行」(多去走走),透過《寶島小遊記》來認識臺灣,踏出的每一步腳印必然更充實!
編輯推薦
用情寫臺灣
臺灣,是孕育我們的土地,信誼對它一直有著濃厚的關懷之情。我們秉持努力製作真正本土、具有感情的作品,就是為了將這份關懷傳承給下一代。
臺灣擁有得天獨厚的環境,不僅四周環海,島上終年有豐沛的雨水和適宜的氣候;高山、平原、盆地等多樣化地形,更造就了豐富的資源與產業開發。
有臺灣這塊土地,才有人民生活的記憶。數百年來,臺灣的每一個角落,鐫刻著人與環境的互動記錄,這些記錄可以從我們吃的東西、用的器物、栽種的作物、風俗習慣和生活方式中找到痕跡。然而隨著時間的流逝,這些痕跡,有些還存在著,有些卻被我們遺忘了。
我們希望讓孩子知道,這些人與土地互動的生活面貌,不僅發生在數百年前的臺灣,也存在於現今與未來的臺灣,更希望孩子在認識這些地方產業、風俗文化與生活方式的同時,可以積極的參與和學習,使之成為生活的一部分。
為了落實這樣的想法,我們製作了《寶島小遊記》,它是一本製作給孩子看的臺灣地圖書,以臺灣地理為經,人文為緯,呈現自然生態、人文地理以及歷史文化三個面向,藉由地圖圖像的勾勒,兼具知識性與趣味性的內容,帶孩子認識臺灣,珍視這片土地,進而形成對生活土地的熱愛與認同。
書中共有三部份:「發現臺灣」—介紹臺灣的地理位置、與世界的關係、歷史演進和地形特色;「各地風情」—將臺灣依地緣的接近性分為十大區,生動展現每個地區的地理、歷史、人文等豐富面貌;「探索臺灣」—從不同角度,帶領孩子認識臺灣的物產、國家公園、原住民等。在各地區介紹上,我們也特別著重從孩子觀點出發,在景點取捨上則不求多,但求能看到全貌。
然而,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孩子與土地間的情感,除了透過閱讀,還需實際的感受與體驗。走!現在就帶著《寶島小遊記》,來一趟豐富的寶島之旅吧!
得獎記錄
.榮獲金鼎獎推薦圖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