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勸募許可文號:衛部救字第1131363829號
2.捐款完成即不提供退款,也無法與折價券、購物金、免運優惠同時使用。
3.媽咪愛與大家一起共襄盛舉,並且吸收刷卡手續費!媽咪的捐款 100%全額用於需要幫助的孩子與家庭。
4.完成捐款後,將會由公益單位寄送「紙本收據」給媽咪,於60 個工作天內寄送。
5.收據相關問題,待出貨完成後,出貨單號即為收據編號,媽咪如有疑問,可洽詢伊甸基金會2230-7715分機5314林小姐,查詢收據編號。
【捐款注意事項】
依財團法人法第 25 條規定,伊甸基金會須於伊甸官網主動公開捐贈者姓名及金額。
但為保護媽咪愛會員的個資,凡透過媽咪愛捐款者,將統一設為不公開。
若您同意公開姓名及捐款金額,煩請於訂單中備註告知,謝謝!
財團法人法:https://law.moj.gov.tw/LawClass/LawAll.aspx?pcode=I0020030
在台灣各地,仍有許多慢飛天使,因為經濟弱勢、交通不便、資源缺乏,或家庭功能不彰等,
無法及時接受早療服務,讓成長路走得更加辛苦。
一趟趟從家往返醫院或早療中心的路途,是慢飛天使家庭的生活日常。小小年紀的孩子,在成長路上處處卡關;身心俱疲的照顧者,面臨著經濟與照顧兩頭燒的窘境,但為了孩子也只能默默承受……。
這些孩子與弱勢家庭,隱身在台灣各地的角落裡,因交通不便、資源匱乏、經濟弱勢,或家庭照顧功能不彰等因素,難以受到完善的療育支持,導致在發展上處於弱勢。他們的困境,需要被看見、被理解、被支持!
圖說:台灣各地,仍有許多被忽略的慢飛天使與家庭,等待著被看見。
在熱鬧的宜蘭羅東市區,有處老舊公寓,碰到下雨時,樓梯間還會漏水,慢飛天使阿妞一家就住在這裡。儘管交通方便、社區資源豐富,但阿嬤因為年紀大了,身體不好,無法照顧孩子;而媽媽因缺乏早療知識,親職功能不彰,難以給予完善的照顧。
直到兩年前,社福中心派案給伊甸,為阿妞家提供「家庭支持服務方案」,社工才有機會接觸到孩子。透過學齡前幼兒發展篩檢,發現成長進度落後。因此,銜接伊甸「到宅療育」服務,給予專業療育訓練及照顧支持,讓阿妞的學習跟上進度。
透過早療,現在三歲的她,在認知及語言能力上,提升許多;也在到宅老師的引導下,學著戒尿布並練習自己上廁所,正在慢慢進步呢!
圖說:3歲慢飛天使阿妞,在伊甸到宅療育幫助下,穩定學習成長。
今年3歲的慢飛天使宸宸,因為早產,出生時才400多公克,在加護病房的保溫箱裡,住了長達4個半月,才脫離呼吸器順利出院。回家後,宸宸花了一段時間努力移除鼻胃管,才終於能夠順利吸奶進食,但仍需頻繁到醫院回診、治療,也因發展上的落後,需要密集進行復健療育。
平安長大的路,對宸宸來說走得格外艱辛。爸爸媽媽為了給孩子更好的照顧與訓練,帶他到伊甸接受早療服務,在日托班老師的專業引導下,慢慢學習站立行走,也訓練他生活自理能力。同時,老師也會與家長分享孩子的成長與學習經驗,減緩照顧者心裡龐大的壓力。
圖說:宸宸爸媽陪伴孩子長大,感謝伊甸早療的幫助,大大減緩照顧壓力。
伊甸早療深耕31年 後疫情時代面臨新挑戰
伊甸基金會投入早療服務邁入第31年,秉持著「用愛陪伴一個孩子,守護一個家」理念,每年幫助超過2萬名發展遲緩兒童,為有需要的孩子與家庭,提供跨領域專業的療育資源,陪伴他們學習成長。
隨著後疫情時代來臨,社會環境與人文的快速變遷,家庭結構也漸漸改變,伊甸推展的服務,面臨更多的挑戰與難題。根據健保署資料,接受早療服務的兒童已超過10萬人;衛福部資料也顯示,疫情後的早療通報量急劇上升,已突破3萬人。各項數據顯示,早療資源供不應求,許多慢飛天使及家庭的需求正等待著被幫助!
圖說:伊甸早療專業服務穩定輸出,溫暖守護孩子學習成長。
「看見需要」雖不容易,仍必須要持續耕耘!
伊甸早療服務希望能持續「看見需要」,不僅穩定輸出專業療育服務,也能與時俱進、因地制宜,連結更多元適切資源,積極串連社區,一同努力共好,為慢飛天使與家庭建構完善的早療支持網絡,攜手營造快樂幸福的樂園,勇敢冒險、快樂長大!
今年邀請奧運金牌選手李洋、林郁婷,擔任公益大使,希望他們溫暖的光,能照亮每個有需要的角落。邀請您,用「勇氣抱抱」給孩子長大力量,一起打造共融友善的成長樂園,溫暖守護慢飛天使。
圖說:伊甸攜手公益大使李洋、林郁婷,邀您守護慢飛天使勇敢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