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售價
促銷價
內容簡介
◎學童識字、學習語文的第一首選!
◎教師、家長增能的最佳輔助教材!
對學童而言,常分不清楚「長相類似」的字,從事語文教育多年的羅秋昭教授,運用了字形相近的特點,整理出111個「字族」,並將同字族的字巧妙地編進歌謠中,讓孩子能一邊念歌謠,一邊學認字。每首字族歌後並有按部首排列的生字解釋,不但讓你能輕易分辨長相類似的字,還可以進一步認識更多同字族的生字!
【本書關鍵字】
語文教學、識字教育、漢語拼音、讀寫能力、歌謠、符號運用
【本書資料】
注音、漢語拼音
適讀年齡:國小中、高年級
【本書特色】
◎111首字族歌,輕輕鬆鬆認識860個生字!
◎生字按部首筆畫排列,詳細說明最常用的字義!
◎附有注音、漢語拼音,多元學習!
◎學童識字、學習語文的第一首選!
◎教師、家長增能的最佳輔助教材!
得獎紀錄
★臺北市國小兒童深耕閱讀計畫好書
作者簡介
羅秋昭
學歷:高雄師範大學國文系學士
臺灣師範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結業
經歷:1964~1968 臺東仁愛國小教師
1973~1977 臺東高中國文教師
1977~2004 臺北教育大學副教授
1993~2000 國小南一版「國語課本」主編
編寫:僑委會海外華文教材
一本書的誕生有它的目的,希望讀者從文字中擷取一些知識,或是對自己有價值的訊息。
我是一位從教小學到教大學的中文教育工作者,甚至有幾次受到僑委會聘請到海外從事華語文教學,有感於學習中文,在文字辨認上的困難,是以將國字特殊的造字原理,從字族的關係上編寫了這本《字族識字活用寶典》,企圖從歌謠裡,學會同右文的字族,認識它們之間的關係,同時輕易地記住每一字族的文字。
目次
作者序/有趣的字族識字法
如何使用本書
1 丁字歌
2 工字歌
3 巴字歌
4 方字歌
5 反字歌
練習1
6 分字歌
7 亢字歌
8 夬字歌
9 少字歌
10 丑字歌
練習2
11 皮字歌
12 包字歌
13 台字歌
14 付字歌
15 令字歌
練習3
16 可字歌
17 占字歌
18 尼字歌
19 去字歌
20乍字歌
練習4
21 召字歌
22 斥字歌
23 診字歌
24 氐字歌
25 各字歌
練習5
26 圭字歌
27 兆字歌
28 亘字歌
29 夸字歌
30 亥字歌
練習6
31 寺字歌
32 舌字歌
33 免字歌
34 每字歌
35 甫字歌
練習7
36 里字歌
37 良字歌
38 告字歌
39 巠字歌
40 夋字歌
練習8
41 肖字歌
42 肙字歌
43 兌字歌
44 甬字歌
45 卑字歌
練習9
46 咅字歌
47 朋字歌
48 非字歌
49 侖字歌
50 果字歌
練習10
51 彔字歌
52 卷字歌
53 戔字歌
54 享字歌
55 青字歌
練習11
56 卒字歌
57 宗字歌
58 采字歌
59 者字歌
60 爭字歌
練習12
61 周字歌
62 尚字歌
63 易字歌
64 炎字歌
65 臽字歌
練習13
66 昌字歌
67 扁字歌
68 眉字歌
69 畐字歌
70 复字歌
練習14
71 枼字歌
72 帝字歌
73 亭字歌
74 萵字歌
75 胡字歌
練習15
76 奐字歌
77 皇字歌
78 軍字歌
79 叚字歌
80 皆字歌
練習16
81 咸字歌
82 耑字歌
83 昜字歌
84 畏字歌
85 叟字歌
練習17
86 旁字歌
87 冓字歌
88 兼字歌
89 倉字歌
90 舀字歌
練習18
91 搖字歌
92 票字歌
93 莫字歌
94 婁字歌
95 將字歌
練習19
96 啇字歌
97 曹字歌
98 責字歌
99菐字歌
100 尞字歌
練習20
101 番字歌
102 喬字歌
103 單字歌
104 僉字歌
105 堯字歌
練習21
106 詹字歌
107 蜀字歌
108 蒙字歌
109 辡字歌
110 賣字歌
111 雚字歌
練習22
生字檢索
作者序
有趣的字族識字法
中國文字又稱為漢字,目前是華人所使用的文字。
漢字的起源很早,傳說二千二百多年前,黃帝史官倉頡根據日月形狀、鳥獸足印,創造了文字。有了文字,人們可以記錄所見所聞,傳遞知識,漸漸成為文明之人。有知識,有判斷力,就不會再受鬼神舞弄,所以有「倉頡出,鬼神泣」的傳說。當然漢字起源,並非倉頡一人所為,它是歷代先賢們努力的結晶。
漢字的造字方法,傳統稱它為「六書」:象形、指事、會意、形聲、轉注、假借。其中「象形」是依物繪形,隨體詰詘。如日、月、山,川。「指事」是視而可識,察而見意。如:「上」是先寫一條平行線,再向上畫一條直線,加上一小橫,指上面的意思;「下」字亦同。如「牟」是指牛口中出來的聲音。如「本」指樹木的下部分,「末」是樹之尾端。「刃」是指刀上鋒利的部分等等,所以稱「象形、指事」為「造字法」。
「會意」是用兩個或多個獨體字所組成的。例如,「采」是象形文的「爪」、「木」組合起來的。又「仙」是指住在山上的修行人;「巢」是樹上小鳥住的窩。會意與形聲稱「組字法」。
後來人們對文字的需求越來越多,於是就有了「形聲」字的出現。「形聲字」是:一邊「部首」和一邊「部件」組合的字。部首是形符,表示字的類別,部件是聲符,表示字的聲音,稱為「組字法」。古人造形聲音也很用心,他們尋找「聲符」時,通常也找與字義相關的部件,例如「睡」,「目」是形符,是眼睛,「垂」是聲符,字音是「注音」。就像是人眼睛下垂,睡覺的樣子。所以古人說:「形聲多兼會意」,就是這個意思。
「轉注、假借」是借用已有的文字,賦於不同的意思。如:母、娘同義;是「轉注」法。一字兩音兩義,是「假借」法。我們稱轉注、假借為「用字法」。
造字雖然有六法,但是最重要的是前四種。而這四種造字法,其中「形聲字」占有相當高比例。根據語言學家的研究,百分之八十以上的漢字屬「形聲字」。我們從字典收錄的字,也可以看出這個現象。中國最早的字典《說文解字》只收錄了九千多字,到《康熙字典》則有四萬多字,現在有些字典,收錄的字更多。後起的文字,幾乎都是形聲字。
長久以來,人們總認為漢字——難認、難寫。西方文字屬「表音」的文字,幾乎是能說,就能識字。但漢字是「表形」的字,會「說」,未必「能識、能寫」,所以這是漢字難學之處。目前小學的課程標準,要識得二千二百至二千五百的字。學者們都努力的尋找一些簡便方法,可以在較短時間裡,學到更多的漢字。
漢字雖多,但它還是有一些規則,找到這些規則,學習起來就容易多了。目前一般字典有兩百多個部首(形符),有四百多個部件(聲符),這些部首加部件,可以組成好幾萬個漢字。除了一些獨體字,每一個「形符」都可以和「聲符」組合。
目前語文工作者,一致認為「集中識字法」,可以增加識字量。於是有「拆字法」,把字形折開,去了解字義,如:(1)白+水=「泉」,(2)黑+土=「墨」,每一個練習都同時可以學三個字。上下是「卡」、不正是「歪」,也易學易懂。還有「以部首為主的識字法」,如:林、樹、枝、根等;或以「部件為主的識字法」,也稱為「字族識字法」,如:清、晴、睛、情⋯⋯有「圖畫識字法」等等。以上都是快速學習漢字的方法,只是拆字法,不容易有系統,以部首為主的方法,過於枯燥乏味,形同讀字典一般無趣。以部件偏旁的識字法,較為容易。
這本《字族識字活用寶典》用的就是「字族」方式的識字法。本書用了一百多個部件,加上部首,可以認識一千字左右。
「形聲多兼會意」,所以這些字族,在字音上,大致類似,在字意上是也可以聯想的。例如:夸、誇、跨、垮、侉、刳,這些字都有「較大」的意思。「夸」是大的意思;「誇」是講大話;「跨」是邁大步;「垮」是大面積倒塌。從字音上分辨,了解部件的意思,對於文字的了解就容易多了。
為了不使識字枯燥無味,這本《字族識字活用寶典》,以歌謠方式呈現,讓讀起來有節奏,有押韻,可以朗朗上口,引起學生的興趣。老師或家長指導孩子學習時,可以多關照字音的念法、再講解部首與字的關係。本書每學習五個「識字歌」,就有一則練習,讓學習者從練習中,加深「字」的印象。為了彌補無法把同部件的字,都編進有意義的歌謠裡,只好把相關字放在識字歌的下方,在閱讀了歌謠之後,可以再練習下面的字,如此,就可以增加識字量了。
本書構思了好多年,停停寫寫也只有六、七十幾篇,直到有一年在市北師兼課,有學生提供了幾篇佳作,增加本書篇幅,還有老朋友李春霞、胡曉英兩位老師,幫忙潤色修改,充實了本書的內容,在眾人協助下,才得以出版。在付梓之前,要特別感謝他們,也希望同好先進們閱讀之餘,不吝指教。
內文試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