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輪椅的小女孩第一次自己上街買東西,別人的異樣眼光及伸手援助會帶給她什麼樣的感覺呢?一般人應當用什麼樣的態度和她相處。
心靈是生命的翅膀
李惠綿(台大中文系教授)
如果輪椅是形體不自郵者的雙腳,那麼心靈就是生命的翅膀。但是,從認同「外物」的輪椅,到「內化」心靈足以成為生命的翅膀,當事者必然要經過一段自我掙扎與質疑挫傷的心理困頓:往往還須他人當頭棒喝的「點化」,才能撥雲見日、豁然開朗。由奧地利作者法蘭茲─約瑟夫‧豪尼格創作,德國薇恩拉‧巴爾豪斯繪圖的《輪椅是我的腳》,便是一本轉化昇華的圖畫故事。主角瑪姬的母親第一次讓她獨自坐輪椅去買牛奶和蘋果,途中所見所聽、所遇所感,瑪姬的情緒由熱鬧新奇而難過嘆息,由生氣憤怒而歡然奔馳,故事情節雖然壓縮在超市購物而後轉回家門,但瑪姬在這段短短的時間空間裡,卻經歷一場生命洗禮。瑪姬有此轉變,有兩個重要的人,一是來自母親自然而然的生活教育,一是萍水相逢的朋友西吉。
僅管瑪姬的雙腿無力,手指幾乎碰不到腳趾尖,每天起床必須花費一小時自己穿衣穿鞋。但母親不讓她成為一個茶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女兒,飲食起居中只要是瑪姬做得到的事,即使是拿果醬吃早餐這樣的小事,母親都讓她獨立完成。正因母親以平常心相待,瑪姬才有機會像個小英雄單獨「出發」進而完成「探險」。
瑪姬穿梭在瑪路街道上,敏銳的察覺不論是遊戲場上緊隨媽媽的小女孩、咖啡店看報紙的先生,乃至於在長椅上晒太陽的老太太,都對她投以異樣的眼光。當她到了超市,店員直接將食物遞給她,她大聲叫喊:「我想跟別人一樣自己挑蘋果!」甚至忍不住歇斯底里:「我和別的孩子沒有不一樣。」時,並沒有人懂得瑪姬為什麼絕望哭泣,唯有那位被嘲笑是「大胖子」的男孩西吉來到面前,鄭重其事的告訴她:「你坐輪椅,我長得比別人胖。你和我,我們都有和別人不一樣的地方。」
恰似「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的寫照,技巧高超的作者讓男孩以受難者的情懷前來引渡瑪姬,那相知相惜的赤子之心,使主角心情產生逆轉,呈現一種震撼,一種感動。瑪姬回程途中,一一向所遇見的人釋放善意或主動求助,甚至勇敢的為那位充滿好奇心的小女孩解惑:「我是殘障的人,就是不能走路的人。」
精緻動人的圖畫故事,人物照應如針線般細密。如果要吹毛求疵,就是瑪姬以「您也好可憐」回應嘲笑她的老太太,假如改成:「婆婆!我不可憐喔!」或許更好。瑪姬將西吉送的棒棒糖轉送老太太,割愛糖果的動作,象徵小天使散播的光度與暖度,體現老人家分享快樂的心懷。
瑪姬的內心在這趟旅程中有了蜕變,西吉牽引的力量如靈光乍現。如果瑪姬只能認同「輪椅是我的腳」,充其量也只是在表象上增添一雙有如垂天之雲的翅膀:並且在受限的殘病軀體中,讓心另生命展翅高飛,自在翱翔。
編者註:李惠錦教授,十個月大時罹患小兒麻痺症,自小只能勉強爬動;12歲時接受矯正手術,自此才能拄著拐杖、坐輪椅移動身體。著有《用手走路的人》一書,描繪一個殘障者的坎坷人生如何在家人、老師、朋友及其他人的愛心澆灌下,逐漸萌芽,進而成長,終於綻放出璀璨的生命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