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課綱核心素養生命教育最佳讀物✪
✪豐子愷文學獎得獎作品,真摯的文字,細膩的插圖,描繪生命的真善美✪
為什麼一顆饅頭,會讓你溫暖一生?
為什麼小小的善舉,會有大大的改變?
感謝別人的付出,你會得到感恩的心。
當你主動付出,你會得到的,是無限的善意。
當孩子學會付出,懂得關懷他人,
串起善的循環,溫情便生生不息。
《20個銅板》改編自真人真事,
告訴孩子,生命中最重要的,是懂得付出,幫助需要的人。
真正的善良,是學會手心向下,為別人傳遞溫暖。
小村落裡有一對姊弟。爸爸媽媽為了維持家計四處打工,時常不在家,留下的錢有時不夠,姊弟倆就只能餓著肚子。每天傍晚,有位老伯伯都會騎腳踏車叫賣饅頭,不過姊弟兩人沒有錢,只能看不能買。有一天,弟弟說想吃饅頭,但姊姊身上錢不夠,他們便四處找尋銅板,向老伯伯買一顆又香又軟的饅頭。後來,老伯伯知道姊弟倆的困難,天天送他們賣剩的饅頭。老伯伯的善心感動了姊姊,在她心中種下愛的種子,自此化小愛為大愛,為有需要的人付出。
書籍特色
❖真人真事繪本,漫畫般的敘事手法,搭配質樸的筆觸和復古的色調,感動人心的故事,讓孩子理解人生哲理。
❖豐子愷文學獎得獎作品,真摯雋永的情節、淺顯動人的文字、純樸溫暖的畫風,培養108課綱核心素養的最佳讀物。
❖內容符合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第十項(SDG10)減少不平等,透過平淡且深刻的動人故事,告訴孩子如何真心付出,向他人傳遞溫暖。
內頁試閱
作者介紹
作者:
陳建祥
一個立志成為漫畫家的鄉下小孩。從小喜歡看漫畫,常常跟同學偷偷摸摸、靜悄悄的躲在房間看漫畫,讓母親誤以為性格有問題,在學校接受心理輔導三年。
因為熱愛漫畫,所以開始自己想劇本給自己畫。曾經投稿漫畫比賽,卻槓龜八年才獲出版社青睞。曾經有機會跟出版社簽約成為職業漫畫家,卻因現實考量而放棄夢想。
曾就讀電機科,卻在退伍後勇敢轉換跑道考上設計系。
曾經封筆五年,嘗試遺忘畫畫的美好,卻因畢業專題製作而重燃繪畫熱情。
目前最大夢想,是當個環遊世界的背包客,藉由旅行的美好,畫出更多感動人心的作品。
導讀/推薦文
◆真實的故事,滿滿的感動
真實的故事為什麼能感動人心?因為它發生在你我周遭。《20個銅板》改編自真實事件。一對生活在台東偏鄉的姊弟,爸爸媽媽因為經濟狀況不好,需要外出打工養活一家四口,所以常常不在家,留下來的錢和米有時不夠,兩姊弟常常連溫飽都是問題。
每天傍晚,有一位老榮民伯伯會騎著腳踏車叫賣饅頭。香氣誘人、口感鬆軟的饅頭讓他們十分嚮往,可惜手邊的錢不夠,只能看,卻吃不到。有一天,弟弟突然說想吃饅頭,可是姊姊摸摸了口袋,只有一枚銅板。於是兩姊弟就像玩藏寶遊戲一樣,到處蒐羅20個銅板,向老伯伯買顆饅頭。每次蒐集到足夠的銅板,害羞的姊姊就會叫弟弟去買一顆又香又軟的饅頭,一人一半分著吃。
老伯伯看著身軀瘦小的弟弟,好心提議說可以去他家拿賣剩的饅頭。於是,他們每天走半小時的路程,到老伯伯家拿饅頭,三餐得以溫飽。就這樣持續數年,兩姊弟每天傍晚都會去老伯伯家,直到姊姊離鄉半工半讀。然而,姊姊每次都躲在角落看,讓弟弟自己一人去拿饅頭,所以沒能親自道謝。
後來姊姊獨自一人到外地生活好幾年,在繁忙的城市中,有時總會想起饅頭單純樸實的滋味、老伯伯真心付出的慷慨,還有未能親自道謝的遺憾。她在內心默默下了一個決定,一定要親自跟老伯伯說聲謝謝。於是,她搭上返鄉的火車,車廂一路搖搖晃晃來到她最熟悉的故鄉。循著小時候最常走的那條小徑,來到老伯伯家,卻發現人去樓空。向鄰居詢問才知道老伯伯已離開人世,姊姊黯然離去。在回家的路上,她買了一顆饅頭,難以言喻的愁緒湧現,眼淚汩汩流出,完全止不住。未能說出的謝謝,在她心中留下遺憾。
她轉念一想,與其讓遺憾留在內心成為缺口,不如將它轉換成動力,幫助其他像老伯伯一樣的老榮民。於是她投入醫療志工的行列,將當初老伯伯無私的關懷,像種子一樣散播到各處,溫暖所有人的心。老伯伯的無私付出,在姊姊心中種下小小的種苗,成為一棵大樹,為所有需要的人提供關懷。
姊姊的溫暖不只照亮老榮民的心,還有家境困難的孩子。有一次在志工服務時,認識一位名叫小翔的男孩。他穿著舊舊的衣服,鞋子還開口笑。男孩因為自卑,為自己築了一道高高的心牆,沒有人敢靠近他。而她不畏困難,主動向前搭話,還為男孩買了一雙球鞋和全新的襪子,並用愛心和支持陪伴他成長。受到感動的男孩後來奮發向上,成為有為青年,不僅努力用功考取獎學金,減輕家中負擔,也逐漸走出自卑的陰霾。
◆漫畫式敘事,獨特的巧思
《20個銅板》的作、繪者陳建祥小時候就十分喜歡看漫畫、畫插畫。在繪製這本書時,他採取漫畫的繪圖方式,透過動作、表情、手邊物件來表現角色情緒。一開頭,我們看見一個女生悠閒走上火車,找好位置坐下,並為同車的小弟弟摺一隻紙鶴。隨著火車前行,我們進入女主角的回憶。
畫家運用略帶仿古的棕色調,營造鄉村純樸的氛圍和回憶的感覺。我們來到女主角小時候生活的鄉村,瘦小的女孩掀開米桶,無奈的看向弟弟,米桶空空如也,猜想他們應該是三餐無以為繼。接著,他們循著香味來到街上,看見熙熙攘攘的人群向騎腳踏車叫賣的老伯伯買饅頭。對比外頭人們歡欣喜悅的表情,姊弟倆穿著舊舊的衣服、瘦小的身軀、餓到雙眼發直的眼神,看起來格外令人同情。
接著,一格格的漫畫畫面,娓娓道出後續發展,看起來生動活潑、步調明快、一點也不拖泥帶水,精準畫出每個片段。我們跟著故事角色經歷充滿童趣的找銅板遊戲、等待老伯伯到來的期待,以及道別故鄉的不捨……。陳建祥運用特殊的版面設計,讓故事變得生動。原本恬靜的鄉村故事,多了許多驚艷動人的色彩和情調,彷彿聽見角色在說話。
我們又回到故事開頭那台搖搖晃晃的火車,姊姊走下火車,滿懷期待的看著四周明媚的景色,期待與老伯伯的再度相遇,色調轉為鮮明,喜悅溢於言表。然而,結果卻出乎意料,老伯伯早已離開人世,徒留空蕩蕩的老房子,姊姊走進屋內,看見當年老伯伯叫賣的腳踏車橫躺著,內心充滿惆悵……。一路上她安靜的坐火車回家,難掩內心的難過,而饅頭的滋味讓她眼角潰堤。
最後,女主角當上醫院志工,她看見一位老先生,雙手顫抖著撿起硬幣,讓她想起充滿愛心的老伯伯。她帶著溫暖的微笑向前替他服務,將老伯伯無私的愛傳遞給其他人,希望暖暖的饅頭不只溫暖肚子,也溫暖所有人的心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