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字就像登高樓,想看得遠,就要學得更多!
光福老師以多年現場教學經驗為基礎,去蕪存菁寫成專屬低、中年級的識字法寶書。結合十二年國教課綱,用部件輕鬆學識字。一邊念形、音、義兼顧的兒歌,一邊玩找「字的家族」遊戲,厚植語文能力。
【兒歌識字VS世界建築】系列在每本書裡帶入一座世界建築,讓孩子學習世界知名建築的精神,最後完成一座屬於自己的文字堡,鼓勵孩子的學習興趣與動力。
本書為「兒歌識字」系列的第五集,以「台北101」為本次的世界建築主題。
台北101是臺灣最著名的景點與指標建築,於2004年創下世界最高大樓的紀錄,且為地震帶最高的建築。整座不僅有強化的防震結構,大樓也模仿「鼎」字建成,有聚寶盆的隱喻,看上去就像竹子一樣一節一節,象徵節節高升。
見識過台北101節節高升的晉級和生生不息的堅韌,讓我們跟著光福老師念兒歌、學習三十五個部件字家族,一頁一頁,一步一步,蓋一座屬於自己的台北101吧。
書籍特色
1.「故事兒歌」輕鬆識字
李光福老師以多年的現場教學經驗,專為低、中年級需要大量認字的兒童設計,利用「形」、「音」、「義」兼顧的順口「故事兒歌」來識字的法寶工具書。
2.結合十二年國教課綱
結合十二年國教課綱「用部件學識字」,於故事兒歌中鑲入「部件字的家族」,和孩子玩「找字的家族」遊戲,識字快又加強記憶!
3.單元練習深化語言能力
每篇兒歌文後附有「造詞練習」、「字族大會串」等小單元,強化孩子全面的語文能力。
內頁試閱
作者介紹
作者:
李光福
在小學服務三十一年退休,任教期間,曾獲得桃園語文科教學特殊優良教師與師鐸獎的肯定。專長除兒童文學創作外,還包括作文、識字、閱讀教學及國語科教材教學法、語文創意教學和語文選手培訓等,並擔任翰林出版社三、四、六年級國語課文編撰委員。
目前專職於兒童文學創作,著作累積達一百四十餘本。著作曾獲教育廳兒童文學獎、文化部金鼎獎入圍、人權教育優良圖書獎、好書大家讀年度好書、九歌現代少兒文學獎、臺灣文學好書等獎項。
導讀/推薦文
作者序
這一篇序,是寫給「小朋友」看的
做個有世界觀的人
李光福
終於!終於!終於!(因為很重要,所以說三次),「兒歌識字」系列最後一集──第五集《兒歌識字登高樓》終於出版了!
「兒歌識字」系列的前身是二○○四年出版的《識字兒歌》(單本,內有七十首識字兒歌)。而「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的語文領域(國語文)」的「識字與寫字」學習表現中,「部件」是重要學習項目,其學習表現有:
4-Ⅰ-2 利用部件、部首或簡單造字原理,輔助識字。
4-Ⅱ-2 利用共同部件,擴充識字量。
4-Ⅲ-2 認識文字的字形結構,運用字的部件了解文字的字音與字義。
「4」代表國語文學習表現的第四個類別;Ⅰ代表第一學習階段(國小低年級);Ⅱ代表第二學習階段(國小中年級);Ⅲ代表第三學習階段(國小高年級),足見在整個國小學習階段,「部件識字」占有非常重要的比例。
於是,我在二○一九年暑假著手重編,以《識字兒歌》為樣本,每本收錄三十五首兒歌,內容也更多樣化,希望幫助小朋友學得更深、更廣。二○二○年二月,本系列第一集《兒歌識字穩基礎》出版,直到第五集《兒歌識字登高樓》問世與讀者見面,在文編和美編的嘔心瀝血下,費時約兩年半,時間之長,就像真的興建一棟棟世界建築。
我在小學任教三十一年,語文教學是我的專長,也是我著墨最多的領域。我曾經有個小小夢想:研究一個有系統的識字學習方法,幫助許多識字困難、錯別字百出的小朋友學習識字,「兒歌識字」系列就是個有系統的方法,為我實現當初那小小的夢想。
如果你已經收集了《兒歌識字穩基礎》、《兒歌識字學堅持》、《兒歌識字看風景》和《兒歌識字蓋城堡》,就一定不能錯過《兒歌識字登高樓》。只要收藏完這五本書,認真讀、用心學、仔細想,就可以學會近兩千個字,不但能夠大大降低寫錯別字的機率,還能增加閱讀和寫作的能力,「兒歌識字」系列絕對是語文學習的好幫手!
《兒歌識字登高樓》的主題建築是台北1 0 1 大樓。台北1 0 1 是棟摩天大樓,位於臺北市信義區,總樓層共地上一百零一層、地下五層,並於一九九八年動工,二○○四年完工啟用,也曾擁有世界第一高樓的紀錄,目前是臺灣第一高樓、臺北重要的地標和觀光景點之一。
你一定聽過「萬丈高樓平地起」這句話,是的,即使是台北1 0 1 這樣的高樓大廈,也得先打好地基,然後一層、兩層、三層……往上蓋,還不能偷工減料,我們才有機會登上觀景臺一覽臺北市全貌。
你一定聽過「登高必自卑,行遠必自邇」,沒錯,想爬上高處,必須從低處開始;想走得長遠,也得從近處起步。學習也一樣,把基礎打穩,一步一腳印,你就能成為滿腹經綸的人,「兒歌識字」系列就是幫你打好基礎的良伴。
閱讀「兒歌識字」系列時,小朋友不但能有系統地學識字,提升讀和寫的能力,也認識了泰姬瑪哈陵、比薩斜塔、艾菲爾鐵塔、帆船飯店和台北1 0 1 這些世界知名建築。
祝福小朋友懷抱立足臺灣、擁抱亞洲、放眼世界的學習態度,做個有世界觀的現代兒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