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前年、大前年,
越南小孩的頭頂,
不斷的有炸彈掉落。……
在透明的紅色兔耳花的
花瓣中
閃動著那些死去的孩子們的
雙眸。
我們的一生,
只能永遠活在戰爭中。
戰爭,離我們很遙遠嗎?
生活在台灣的我們,生活富足小康,社會進步繁榮,但心裡頭對於戰爭的恐懼,不時總會隱然浮現。
將視野拉高,將關懷放大,打開耳朵、睜大雙眼看世界,將會發現—「戰爭」,近在咫尺,而且近得可怕。
第一次世界大戰和第二次世界大戰間隔居然不到25年,而距離現在僅僅18年前,盧安達種族大屠殺也還讓人不敢相信。
戰爭的反面就是「和平」,人們都不要戰爭,想要和平。更具體的來說,人們想要一個充滿「愛和關懷」的和平世界。
在戰火中,最無辜的莫過於孩子。因為,世界上的孩子,全都有著無邪的雙眸、雙唇和心靈。
戰爭中的孩子會是什麼樣貌呢?
有的孩子看到昨天還爬的樹,今天已經變成光禿禿的樹幹;有的孩子失去媽媽;也有揹著年幼的弟弟在戰火中走著的孩子;也有窩在一塊兒,討論著自己的哥哥和姊姊很「堅強」的小小孩;也有餓著肚子、淋著雨的孩子。
受到戰火無情的轟擊,孩子失去家人、失去朋友、失去生活、失去未來,甚至可能失去人生。
作者岩崎知弘,由於年少時經歷過戰爭,因此「一生渴望和平,並希望所有的孩子都能過著幸福」,透過本書的詩性文字和水彩渲染的優美圖畫,他要娓娓道來這樣的想法:讓孩子的世界中滿愛和關懷。
岩崎知弘雖以越戰為詩的對象,但關懷卻是「戰火中的孩子」,不管是大人或孩子,透過他詩一般的文字和插圖,想一想:戰火中的孩子,有著什麼樣的心情?我們可以如何幫助他們?更積極一點,也可以想想:怎麼樣可以避免戰爭?
本書特色
1.在岩崎知弘炭筆和渲染水彩筆調中,重新思考戰爭與和平、愛與關懷的意義,同時也更能感受到親情的溫暖和可貴。
2.岩崎知弘在創作這本圖畫書時已經生病了,而她在創作完這本書後正值越戰期間,留下的九千多幅作品中,大部分以孩童做為作畫的主題,在這本作品中更能完整呈現出了岩崎知弘對於孩童的想法以及和平可貴的思考。
作者簡介
岩崎知弘
1918年生於日本福井縣武生市。東京府立第六高等女學校畢業。
師事岡田三郎助、中谷太。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潛心描繪兒童,留下許多觸動人心的作品。
1974年8月過世,重要的繪本作品有:《下雨天看家》(1968年)、《小鳥來的那一天》(1972年)、《戰火中的孩子》(1973年)等。
譯者簡介
林真美
台中市人。日本國立御茶之水女子大學兒童學碩士。
1992年開始在國內推動親子共讀讀書會(小大讀書會),並策劃翻譯許多經典繪本,譯介逾百。目前在大學兼課,開設兒童文學、兒童文化等課程。
作品有《繪本之眼》(天下雜誌出版),並譯有《貓魚》、《貓魚跳舞》、《好睏的貓魚》、《怕冷的貓》、《飛天貓魚》、《搭公車》、《獨眼貓》、《肚子餓扁了》、《橡皮頭蹦太郎》、《飛啊!蝗蟲》、《春天來了 貓頭鷹阿姨》、《都是夏天惹的禍》、《我是貓耶》、《被生下來的孩子》(以上皆為青林出版)等書。
創作後記
岩崎知弘
越戰持續了很長一段時間。即使是現在,戰爭也沒有真正結束。據說美國的槍彈仍然威嚇著鄰國的柬埔寨。
我在東京侷促的工作室裡思索,那些戰爭,不時的和我所經歷過的第二次世界大戰重疊在一起。
就算不必上戰場,我也清楚那些戰火中的孩子們在做什麼、有什麼樣的遭遇。因為,世界上的孩子,全都有著無邪的雙眸、雙唇和心靈。關於這點,因為我是個為孩子創作繪本的人,所以我比一般人還要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