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合幽默與想像的可愛小品
描述爸爸與孩子之間-最親密的遊戲時光
小男孩要和爸爸開車去兜風囉!他們的車子可神氣了,是一台紅色跑車喔!而且,爸爸不用開車門,就可以跳上車。不管遇上下雨天、下雪天、大熱天,都能向前行。萬一沒油了、或是引擎發出嘎吱嘎吱的聲音時,那可怎麼辦呢?只好送去維修廠、改搭公共汽車囉!
他們會幫車子換雪胎、撐開車蓬、還會幫它洗澡。放假了,拖著露營車出去玩;天黑了,把車燈打開……。不過,今天可不一樣了,換「小男孩」當司機,快上車,繫好安全帶,和他一起去兜風吧!
這是波蘭插畫家揚.巴特利克的第一本圖畫書,他和出版社的編輯團隊一起發想出這個故事。他擅長字型設計,雖然沒學過中文,不過書中每一個中文字都是由他親筆撰寫的。
故事描述了爸爸與兒子開車兜風的行程,以及開車時遇到的種種狀況,乍看之下,只是則溫馨平凡的父子出遊記,但故事的最後一頁,卻有個意想不到的人物首次登場,讓整本書的結局出人意料又充滿驚喜,幽默的轉折令人恍然大悟、莞爾一笑,也為這個故事添增另一種閱讀的樂趣。
作者介紹
揚.巴特利克(Jan Bajtlik)
波蘭新銳藝術家,出生於1989年,擅長平面設計與插畫。畢業於波蘭華沙藝術學院,專攻圖文傳播與平面設計,是波蘭平面設計師協會(STGU)的一員。他目前任教於華沙波蘭日本理工學院新媒體藝術系,同時為童書出版社擔任書籍設計,並活躍於藝術與創作領域,經常舉辦展覽和講座,作品包含字型設計書、繪本、海報、插畫等,曾獲無數國際獎項,如「義大利波隆那拉加茲獎」、「日本富山國際海報三年展銀牌」。
巴特利克在2014~2016年間和教育基金會合作,到歐洲各國為孩子和教育工作者舉辦了147場藝術與字型設計工作坊。創作之餘,他也熱愛攀岩、登山和旅行,目前住在華沙。
揚.巴特利克的網站:bajtlik.eu/
導讀
爸爸,兒子,與車子的冒險
文/林蔚昀
雖然我很不願意相信「小男孩就是喜歡玩車子,小女孩就是喜歡玩娃娃」的刻板印象,在教育兒子的時候,也極力試圖在兩者之間取得平衡,但兒子好像就是比較喜歡車子。家裡到處都是他的小車子、火車鐵軌、消防車和拖拉車……每次選衣服鞋子的時候,他也要選有「閃電麥坤」圖案的才行。
再說到書,兒子最喜歡的書也和車子有關,比如說《火車小百科》、間瀨直方的《坐電車出發 坐電車回家》……我本來怕兒子的興趣太窄,但是當我看到他興致勃勃地研究書裡的車子,在街上看到車也不停地問:「媽媽這個車的中文/英文/波蘭文是什麼?」,我才了解到這就是他喜歡的東西,而且他可以透過他喜歡的東西獲得知識,我其實根本不必擔心。
也許,有些東西就是屬於小男孩的秘密基地(但不表示「只」屬於小男孩)。像是:兒子會和他爸爸一起去做一些不讓我知道的事,比如一起買玩具、講悄悄話、達成一些「男人與男孩之間的協議」……那個秘密基地裡的東西我雖然無法理解(我承認,我不是那麼愛車),但對他的發展卻是很重要的。
《父子開車》這本書也是在談一個小男孩和他爸爸的秘密基地,這個秘密基地就是一台車。小男孩和爸爸一起開車去兜風、在途中遇到風吹雨淋、車子拋錨等各種狀況。看起來有些麻煩,但是小男孩和爸爸卻甘之如飴。因為車子可以帶他們去度假,讓他們共享親密的相處時光。就算遇到困難和問題,也是冒險的必經過程,甚至是特殊又難得的樂趣。
這本書讓我想起兒子與他爸爸的互動,當他們一起組裝IKEA家具、一起修腳踏車、一起拼樂高積木、一起看共產時代的喜劇(嗯……不知道五歲的兒子看懂多少?)……他們就像《父子開車》中的這對父子一樣,樂在其中。雖然有時候他們也會爭吵,但最後他們還是一起完成了許多事,而且很享受彼此陪伴的時光。
《父子開車》這本書其實很適合由爸爸陪兒子一起閱讀(或是爸爸陪女兒、媽媽陪兒子,媽媽陪女兒)。作品的顏色鮮豔,小孩的童言童語相當可愛,而且充滿對爸爸的愛!。在共讀的過程中,父母和小孩不只可以享受共處的時光,也可以找到其他可以一起從事的活動,創造屬於親子間的秘密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