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泣的雲、沒有五官的臉、細小的四肢、漂浮的房子……孩子畫都藏著沒有說出的「內心祕密」! 皮皮老師引導教養與內心覺察的「看畫、讀畫、聊畫」讓爸媽及時處理孩子負面感受、調整教養方式! ★臺灣第一本用畫畫引導教養與內心覺察的專書★臉書人氣社團「爸爸媽媽的兒童美術教室」熱烈迴響單元#從畫裡看出需要特別關注的孩子首次集結成書 畫畫,可以說是我們與生俱來就能掌握的技能之一,
比話語更能真實體現孩子的情緒和感受,卻也是最常被忽略的表達方式。
▍大受好評的親子繪畫覺察師,首度完整公開祕訣!
皮皮老師在超過二十年的美術教學生涯中,
將薩提爾、佛學、繪畫心理學和美術教育等融入了兒童畫中,
領悟到孩子的畫其實透露出許多隱藏訊息,
於是他開始寫下一系列解讀孩子畫作,進而深入探究孩子特質、想法和心理能量的文章,
在臉書社團引起無數迴響和轉傳,並迅速成長為4.6萬人的熱門社團。
這些爸媽都想知道,如何從畫作看懂孩子的內心世界?
▍孩子的創作,常常反映了內心想法
孩子畫的內容,通常就是孩子近期最有感覺、最重要或最喜歡的人事物。
透過人物大小、擺放位置、距離、用色、創作過程等訊息,
能更進一步幫助我們解讀孩子的內心感受,
即時覺察孩子的負面情緒和行為,並給予更多的關愛與補救。
▍從聊孩子的畫開始,和孩子的內心連結連結的第一步是對孩子感到「好奇」。
好奇孩子「你畫的是什麼呢?」就是挖掘孩子的創作動機、想法、期待等心理層面的開始,
越往內心的提問,既能培養孩子自我覺察的能力與習慣,無形中也拉近親子關係。
- 「我們一起來想想還可以畫什麼?」→其實是引導孩子思考自己想畫的內容
- 「躺在草地上是什麼感覺呢?小兔子為什麼會感到害怕呢?」→引導孩子去覺察自己的感受
- 「她為什麼在哭啊?發生了什麼事嗎?」→針對負面意涵詢問,核對孩子是否將負面感受投射在畫裡
▍孩子藏在畫裡的求救訊號,幫助父母覺察自我從聊畫的過程中,我們看見孩子內心由明轉暗的因果,
才發現原來自己平時生氣責備孩子、因工作忙碌疏於陪伴孩子、手足之間的爭寵、
孩子在學校的人際互動、夫妻爭吵問題……竟然統統呈現在孩子的畫作中。
我們調整自己的觀點和期待後,對待孩子的方式也會不同,
就能讓孩子、自己或身邊的問題迎刃而解!
「我發現原來孩子畫畫這件事,我們大人真的不用『教』什麼,
只要多往他們的內心連結,加上一點適度的引導,
孩子心理健康了,自然會展現出讓我們充滿驚喜的創意表現。」──賴育立(皮皮老師)
作者簡介
賴育立(皮皮老師) 兒童美術老師、講師、作家。
皮皮老師深感許多父母缺乏對於兒童美術教育的瞭解,因此在2014年8月成立了臉書社團,藉由專題文章、短篇故事或答覆家長常見的疑問,分享許多美術教育理念及教學經驗,幫助父母、老師們更瞭解孩子的特質、繪畫發展與兒童美術教育理論;他也透過推廣平易近人的繪畫心理學,讓父母、老師們能與孩子的內在有更多的連結,並在這過程中不斷練習自我覺察。
2020年開始撰寫「從畫裡看出需要特別關注的孩子」一系列繪畫心理學文章後,引爆社員父母們熱烈迴響,鉅細靡遺的回覆及無私的分享廣受社員好評。一年內就舉辦了43場「從作品瞭解孩子的創造力與內心世界」的巡迴講座。接著也開設了「看懂孩子畫作秘密」的相關課程和工作坊。2021年防疫停課期間為孩子特別開設的線上創意美術課程,也備受好評。未來理想希望成立一個以「自然主義、兒童本位」為核心思想的美術教育推廣協會。
經歷
- 新竹教育大學藝術教育與創作研究所畢
- 新竹市陽光國小教師(曾榮獲94年新竹市優良教師)
- 與羅美慧共同設計「藝術與人文」創新教學方案榮獲第一名特優獎,並共同創辦「水水美術繪本館」(美術教室)及合著《藝術探險教室‧動手玩創意》一書。
名人推薦
親子作家 李崇建
神老師&神媽咪 沈雅琪
幼兒美感教育札根計畫主持人 林玫君
親子作家、講師 陳其正(醜爸)
蒙特梭利親職教育專家 羅寶鴻
藝術創作是人類共通的表達媒介,透過解讀藝術作品,父母更有機會讀懂、理解、進而陪伴孩子。感謝皮皮老師多年經驗的整理,讓我們可以更靠近孩子!
──親子作家、講師 陳其正(醜爸)
目錄
學員推薦
自序
前言
第一章 畫裡有故事
媽媽的背影
漂浮的房子
側面人物及短短的手
下雨和沒有畫出的腳
沒有四肢和不會飛的鳥
第二章 看畫和讀心
兒童畫與成人畫完全不同
孩子的繪畫發展階段
孩子的畫可以看到什麼?
畫作中的「求救訊號」
第三章 對話和引導
你的孩子是哪一型?
皮皮老師的四層看畫法
聊出正向特質的聊畫法
在家就能聊的聊畫原則
第四章 教養和覺察
從孩子的畫看見更好的教養
從觀看孩子到觀看自我
給父母的自我覺察練習
孩子,是來幫助我們內在成長的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