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隻體型不一樣、全身毛茸茸的動物,正在吵著「你好大」、「你好小」……
眼看爭吵將會沒完沒了的時候,一雙大腳和一個背著降落傘的小小動物,接連從天而降。
他們的出現,會讓這場爭論更加複雜嗎?
「大」一定是大的嗎?「小」一定是小的嗎?現在以為的「小(大)」,會不會轉眼間就成了「大(小)」呢?
一場小小的爭執,開始了這個有趣的故事:兩隻可愛的毛動物都以自己的體型大小,作為判斷的基準,個頭大的動物指著個頭小的動物說:「你好小」、個頭小的動物也指著個頭大的動物說:「你好大」。他們得不到對方的認同,更使出人海戰術,找來自己的同伴助陣,展現自己一點都不「小(大)」的事實。
他們不但不接受對方的意見,也以自身的想法來思考,不願意承認別的可能性。可是當選項不再只有「兩個(小與大)」的時候,他們會怎麼辦呢?
故事途中,這場爭論多了兩個嘉賓,一個是大得超出繪本之外的「大大」動物,一個是背著迷你降落傘的「小小」動物。他們突如其來的現身,使得這場爭吵又多了別的答案。原本被稱作「你好大」的「大」動物,現在成了「又大又小」的動物;被指為「你好小」的「小」動物,後來變成「又小又大」的動物。
這個大與小的爭論,看似無法在書中得到完美的解答了。幸好,可愛的毛動物們並不在意是否要爭個誰對誰錯,他們快樂的相約吃飯去,讓這個爭吵和平結束。
不過,作者還是留下了一個可愛的伏筆。就是中途登場的「小小」動物,在故事的最後指著「大大」動物說:「你的毛好多。」暗示了下一場爭論──「誰的毛多?誰的毛少」即將開始。
新銳繪本作家安娜康和韋恩特,以細膩的觀察力,描繪了孩子們之間常有的小小爭執。他們用孩童慣用的語言,構成對話、敘述情節,讓這個故事格外逗趣、生動,不僅是小孩,連大人都不禁會心一笑。
這個故事未提供明確的大小基準,而是點出「大和小只是相對於其他基準來判斷」的道理,藉此教導孩子們去思索以自己的角度去認定大小是否是對的呢?到底該如何判斷大還是小?
家長和孩子一起閱讀本書時,可以引導孩子去思考,我們能否以主觀意見去認定事情呢?如果堅持自己的意見,會不會使我們看不到事物的真正面貌呢?透過這個思考,可以讓孩子學會以正確的態度去看待別人的意見,同時接納彼此的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