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孕時就該認識的 10 個減痛策略(上)

懷孕時就該認識的 10 個減痛策略(上)

出處:康健雜誌

作者:邱宜君


產痛令人畏懼,除了施打減痛分娩,還有其他減輕或駕馭疼痛的方法嗎?

產痛令人畏懼,但施打無(減)痛分娩所費不貲,侵入性的麻醉技術也常令產婦不安,因此近年有愈來愈多人選擇不花錢的減痛方法,同樣擁有很美好的生產經驗。

其實只要從懷孕開始試著學習,準媽媽就能找出最適合自己的方法,並訝異於自己內在蘊藏的驚人力量。

從產檢開始認識減痛分娩

俗稱「無痛分娩」其實應正名為「減痛分娩」,而且有許多正確觀念,在產前就該慢慢建立起來,才能決定到底要不要用。

打了減痛,不代表100%有效。台灣疼痛醫學會前理事長蔡玉娟表示,減痛分娩是一種硬脊膜外麻醉,在腰椎埋細管,再注射藥物到硬脊膜外腔。成功率超過九成,產婦滿意度高,但有5%失敗率,可能是埋管位置不理想所致。

減痛分娩的決定,最好從產檢開始了解。蔡玉娟強調,如此可提早安排麻醉諮詢、確認入院待產的流程。生產時,產科醫師判斷子宮有規律收縮,就可埋管,疼痛來臨時及時給藥。部分院所有自控式止痛幫浦,讓產婦自行按鈕給藥。

減痛分娩抑制了痛覺、不影響動作,但蔡玉娟提醒,少數人有血壓降低、頭暈、腿軟或發抖的副作用,建議勿頻繁走動,以免跌倒。至於許多人擔心的後遺症,蔡玉娟指出,減痛分娩與產後背痛無關,但有些人會頭痛,可能是不慎穿刺硬脊膜,造成腦脊髓液滴漏,大多只要平躺休息、多喝水,一週內就自行修復了。

有人擔心不痛就難以出力,甚至會拖延產程,其實不見得。蔡玉娟分析,不論是第一產程或第二產程,只要劑量剛好維持輕微陣痛,加上醫護人員引導用力,通常都不影響生產的時間。

不過,並非每個人都適合用。例如產科急症、產婦背部受傷或局部感染、腰椎結構異常、凝血功能異常等,蔡玉娟表示,每個人狀況有差異,需經過婦產科醫師與麻醉科醫師的完整評估,才能判定是否能使用減痛分娩。

但也有人不藉助藥物減痛,信任自己的身體,駕馭了疼痛,依舊獲得美好的生產經驗。

優惠活動

超怕痛產婦的零用藥體驗

「我超怕痛!」29歲的新手媽媽楊明容說,自己無論做推拿、婦科內診,總是痛得哇哇大叫,常把師傅和醫師嚇到。不過她今年初產下第一個寶寶,卻沒有用藥物減痛,生完的當下,心裡還浮現「好想再生一次」的念頭。

明容懷孕的時候,天真地以為生產不會痛太久,對於疼痛的幅度也一無所知,預產期前夕出現「假性陣痛」,才驚覺劇烈。她和先生大老遠跑了兩趟醫院,卻都因收縮還不規律、子宮頸開太小而被「退貨」。回到家裡,明容無助地等待下一次疼痛的襲擊,她已心力交瘁,只想知道要痛到什麼地步,醫院才願意收她。

走投無路的明容拿起朋友給的電話號碼,打給素昧平生的貝斯特助產所所長萬美麗,一開口就忍不住嗚咽「好痛……」,萬美麗靜靜聽完,便教她如何計算陣痛頻率和觀察自身狀況,並且鼓勵她:「痛是很正常的,你要相信自己的身體和寶寶。」

回憶起這句話,明容又哭了,「這讓我重新相信自己。」掛上電話那一刻起,對疼痛的恐懼不再佔滿她的心思。她想起懷孕期間上網、讀書學習到的各種待產活動,更重要的是,她開始感覺得到身體想要什麼。

痛來的時候,坐不住也睡不著,明容一面盯著時鐘記錄陣痛頻率,一面走來走去、用屁股畫8字、聽音樂、摸摸貓咪……反正怎麼樣比較不痛、怎麼樣可以幫助寶寶往下移動,就怎麼做。

經過一夜努力,子宮頸終於開了四指,明容如願進入樂得兒產房待產。她維持間歇的胎心音監測,監測期間不能移動,就斜躺在床上看DVD、按壓骨盆。

監測器取下時,她就起身走動、搖晃,聽著冥想音樂,深呼吸,心裡默念信仰的話語,也摸著肚子跟寶寶說:「謝謝你這麼努力,再下去一點吧,我們一起加油。」老公則是負責買好吃的東西,陣痛來時抱著她,深深撫摸她的肩頭。

14個小時後,護理人員引導明容進入溫水池中,展開生產的最後階段。水的溫熱和浮力使她覺得更加輕鬆,在幾次用力之後,還包在完整羊膜中的寶寶誕生了。明容滿足地抱著寶寶,覺得再生一次也不怕。 

(原文:http://www.commonhealth.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nid=70324)

繼續閱讀 ► 懷孕時就該認識的 10 個減痛策略(下)

 

推薦延伸閱讀

產後「補過頭」的徵兆

想要好好生?產科照護新趨勢

早產兒成長辛苦 如何預防寶貝提早來報到?

 

※更多精彩報導,詳見《康健雜誌網站》。

※本文由康健雜誌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1
我要留言

1 則留言
Lucy Sung avatar
Lucy Sung
為什麼是在溫水池中生產呢?